第172章 一擲兩金礦-《大明第一禍害》
第(2/3)頁
愁眉深鎖的李東陽幽幽一嘆:“大寧城有多座金銀礦,崇王培養死士和私軍、埋在宮里的釘子上萬人被太子弄去挖坑。太子不缺金銀。鹽池能威脅鹽商,太子絕不會放手。”
“賓之還在擔心令嬡的事?”劉健見李東陽精神狀態不佳寬慰道,“皇太后賞賜令嬡金簪,傳達了陛下的態度。都察院、科道言官沒有就此彈劾,百官的態度你也心中有數。放寬心些。”
謝遷令人即刻抄寫報告,聞言后表態,“令嬡才貌雙全,是太子妃的不二人選。”
和朱壽預料的完全相反,朝臣們并沒有因為李東陽是閣老而反對婚事。大家都怕了無法無天的太子。萬一弘治帝賓天,太子身邊需要性子強勢的太子妃規勸太子。小家小戶出身的女子無法擔此重任。若李晴當上太子妃,李閣老辭官避嫌也就是了。
李東陽勉強擠出笑容。他連夜學寫簡體字,隱隱明白太子推廣簡體字的用意。也同樣知道將要面對前所未有的阻力。女兒收到皇太后的賞賜,漸漸恢復精神。他不能讓女兒失望。
劉健和謝遷也知道此事的關鍵在太子,凡事涉及到太子的事,誰都不知道會如何發展。
“兩位仔細看這份報告。金礦的分布、礦石的含量,連用什么方法開采、運輸的介紹都十分詳細。太子手上真是人才濟濟,都是哪里找的。”太子重視人才這點讓謝遷寬心。江南才子輩出,唐寅等吳中四才子在河套嶄露頭角。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李東陽醍醐灌頂,知道該從何處著手。內行廠、西廠手上加起來有幾十萬人,大部分是匠戶,識字人不多。如果以保密名義督促他們學習簡體字,受到的阻力肯定極少。
“在下還想去大寧城瞧瞧,這就去找太子商量。”李東陽找了個借口。
劉健摸著胡子說:“順便提提茶馬互市的事,許多斷了財路的商人托人找老夫說情,他們希望太子開放大寧城。”
謝遷附和。阻斷和草原的茶馬互市,江南的茶商找過他多次。關鍵時期他不能輕易開口。
李東陽了然,把他的想法告訴朱壽,同時轉達商人對大寧城交易的訴求。
朱壽翹起大拇指。難怪便宜老爹極力推崇李東陽,果然是出謀劃策能臣。“我會交代內行廠的人,如何安排人學習由李閣老說了算。內行廠、西廠上下都會聽你調遣。”
“大寧城對一切人開放,只要父皇允許李閣老出關。等徹底收復河套,喜峰口等地也會放商人出關。畢竟商人為了賺銀子,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比如明末靠茶馬互市起家的晉商,沒少為大清立國出力。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江西省|
偃师市|
武鸣县|
项城市|
西盟|
平远县|
高阳县|
垫江县|
额敏县|
岳阳市|
米脂县|
翼城县|
获嘉县|
静宁县|
武乡县|
古浪县|
吉林市|
鹰潭市|
玉林市|
会东县|
延川县|
沙雅县|
永靖县|
九寨沟县|
资中县|
犍为县|
遂宁市|
辰溪县|
宜阳县|
盖州市|
弥渡县|
哈尔滨市|
忻州市|
元谋县|
海安县|
米脂县|
温州市|
东乡族自治县|
镇原县|
龙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