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惡念值+1……” 太子殿下在晨間廣播中大談特談《官員的修養(yǎng)》。從內(nèi)閣到軍機處,每人的表情都不自然、眼神詭秘。從大明最大的禍害口中說出這些話,讓聽者渾身不自在。 “‘知足知不足,有為有弗為’。官員的修養(yǎng)和舉止需要把握好這樣的標準。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既要懂得在財物上的知足,也要在追逐權(quán)利時懂得適可而止。不知足,則不知止。一旦不知足了,就會不講大明律,結(jié)黨營私。 而所謂知不足,就是要對自身的能力有清醒的認識。人貴有自知之明,活到老學到老。畢竟生而知之者少而又少。就像錦衣衛(wèi),連基本的《大明律》都不懂,又怎么能管刑獄、擁有巡察緝捕之權(quán)? 人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希望每位官員心里都有一本‘政治賬’、‘利益賬’、‘良心賬’。” 朱壽大拍桌子、唾沫四濺,滔滔不絕地對官員們進行思想教育。 “從今天開始,本宮每日給大家講一回《官場現(xiàn)形記》。講完后讓戲班照劇本排戲。本宮會讓戲班到各個衙門公演。到時每位官員都寫一份觀后感,計入六年一次的吏部考核成績。” “惡念值+1……” 吏部尚書馬文升額頭青筋凸起:“殿下喜歡寫劇本也就算了,干嘛還要把我們拖下水!閔大人,你們刑部把《大明律》的劇本都編好了沒?” “馬大人,《大明律》一共有三十卷,四百六十條。”閔珪說話的聲音沙啞。 陛下責令三法司共同審理傅瀚案,牽連兩年前的科舉舞弊案。閔珪審案審得步步驚心,總覺得背后隱藏著巨大的陰謀。 上一次針對太子的行動,以林廷玉死在詔獄草草了結(jié)。他也被擼去了官職,還是戴珊、謝鐸等老臣的大力推薦,才讓弘治帝任命他為刑部尚書。陛下不可能再給他第二次機會。 連續(xù)兩晚沒睡,讓閔珪的雙眼布滿血絲,反應也變得遲鈍。刑部把精力放在案子上,根本不可能有精力去寫劇本,況且太子逼大家寫劇本的初衷沒這么簡單。 馬文升頭疼地道:“《問刑條例》有二百七十九條。我等幾人熬了一晚上編出來。閔大人讓刑部的官員加幾天班吧。” “馬大人,刑部的重點在傅大人的案子上。殿下讓我們編戲本,更像是……”劉健幽幽一嘆,“報復。” 李東陽低著頭一言不發(fā)。 在太子弄出簡體書籍,無視老臣靜坐奉天門,很多人在暗中聯(lián)合起來,試圖瓦解太子手上的兩大王牌:內(nèi)行廠、游商部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