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15章 圣旨三連發-《大明第一禍害》


    第(1/3)頁

    為了收繳鹽稅,從元朝開始設置了專門管理鹽務的都轉運鹽使司。主官鹽運使從三品,足以說明朝廷對鹽務的重視。

    如果說鹽稅是朝廷稅收的根本,那么糧食就是穩定王朝的基石。就連明朝的鹽政,也和糧食的供給不足密切相關。

    大明把蒙古人重新趕回草原,接壤蒙古鐵騎的九邊重鎮軍需供給嚴重不足。為了發展九邊軍屯,太祖推行‘開中法’。

    商人把糧食送到九邊換取鹽引,用鹽引從鹽場取鹽賣給百姓,從中賺取巨大的差價。逐漸地,為了運糧方便,商人在九邊開墾荒地種植糧食,從而促使九邊地區的糧食能自給自足。太祖的目的達到了。

    然而鹽引中的巨大利益吸引了權貴。權貴們輕飄飄一句話,空手就可獲取鹽引。而種糧食的商人獲利越來越少。商人們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和鹽官們勾結在一起。

    直到弘治朝葉淇變革鹽法,開中法土崩瓦解。開中法解體,可鹽業上的官商一體被保留了下來。

    從鹽業上的官商,慢慢發展成為官員經商普及化。當官商成了時代的潮流,大家都在為追求利益最大化努力。經濟作物取代了糧食,反而造成糧食的不足。因為缺糧,最終造成大明王朝的覆滅。

    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如果太祖泉下有知,一定會后悔不已。

    “本宮以為:解鈴還須系鈴人。元朝已經亡了,它所設立的鹽官制度也該取締。大明的鹽法始于糧食供應不足,那就該終止于充足的糧食。”朱壽手持話筒,站在弘治帝身旁回應朝廷、勛貴、皇親們的聲聲詰問。

    文武百官們急得汗珠子如雨點一般直往下掉,大家的嗓門好似被塞住了一樣,一時間找不到反駁的語言。

    尤其是一眾都轉運鹽使司的官員,太子把鹽官和元朝掛上鉤,他們不得不啞口。曾為了維護鹽政敢于在文華殿圍攻太子的鹽官馬祥、宗鉞等人癱坐在地。鹽官是一份油水極大的肥差。成為了鹽官,不管官員家世如何,一夜暴富是逃不了的。今后都將成為往事。

    而每一位鹽官背后,一定會牽連到權貴。

    勛貴武官們還好,他們做好了心理準備。太子厚待武官,他們這幫人沒少從河套、哈倫告魯、哈密等地獲取利益。損失鹽引的利益雖然會讓他們肉疼,但也到不了傷筋動骨的地步。況且太子好戰,對他們來說,用軍功換爵位才是正途。

    皇親國戚可就傻眼了,情況遠比他們預想的更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丰县| 临潭县| 黄骅市| 临武县| 清徐县| 盐津县| 濉溪县| 北碚区| 原平市| 金寨县| 临潭县| 山丹县| 社会| 竹山县| 区。| 香港 | 日土县| 永兴县| 遵义县| 澳门| 浏阳市| 开封市| 博白县| 肥城市| 肥西县| 遵义县| 绍兴市| 高邑县| 大理市| 资兴市| 搜索| 新丰县| 中西区| 乾安县| 宜君县| 株洲市| 华亭县| 赤城县| 富顺县| 阿拉善右旗| 江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