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妥協-《大明第一禍害》
第(1/3)頁
大明實施禁海政策,除了太祖懷疑以胡惟庸和日本勾結、沿海有倭寇入侵之外,還與華夏民族的‘好面子’有關。
華夏常以禮儀之邦自居,每有遠道而來的屬國朝貢,必會‘懷柔遠人’、‘厚往薄來’。簡單說,就是你送我一兩銀子,我至少要還你二兩銀子,否則不足以表達天朝上國的優越。
大明初期國力雄厚,永樂帝有實力邀請數十位外國使節參觀軍演。到了中期國庫空虛,無力承擔巨額的‘人情往來’。銀子是沒有,可面子不能丟!把大門緊閉,明示四周小弟們別來朝賀了。
窮則思變。
現今的觀念變了,官員懂得國家也需要經營有道。比如胡獻。
為人古板、認死理的胡獻曾因為太監和弘治帝頂牛,差點被弘治帝貶官。朱壽利用他的固執性格監督內行廠,效果斐然。內行廠嚴守條規,大小作坊生產秩序井然。內行廠解體的原因復雜。不可抹殺的是,內行廠能在短短幾年內膨脹式發展,離不開胡獻的鐵面無私、嚴格規范內部操守。
人是會環境被影響的。
胡獻身處制造財富的內行廠,被逼著研讀《大學衍義補》,對很多事情的理解更加透徹了。
轉變思想的胡獻非常適合管理《大明皇家日報》。朱壽既想要讓民眾肆無忌憚談論朝政,但也需要控制尺度,保持社會民心的穩定。胡獻的尺度拿捏的很好,妖眚事件、鹽政改革、引導正確的商稅繳稅觀等等,多次被弘治帝夸贊。
胡獻是非常典型的明朝文人,喜歡私下著史。他撰寫的《內行廠沉浮錄》擱在集義殿任人傳抄。書中詳實記錄他進入內行廠接觸過的人和事。內有不少太子語錄,能從中窺測太子的想法。
可戶部尚書秦纮看了之后卻說,內行廠的海外貿易有貓膩。海外貿易一直由劉瑾掌管,劉瑾死后太子親自管理。朝廷除了知道西廠從占城運糧,對其他一無所知。內行廠為寶船打造的兩百多臺蒸汽發動機消失了。南京還消失了一個大型造船廠。
太子殿下在海外悶聲大發財。
文官們又發現,和太子一起發財的,還有在河套跟隨他的勛貴之家。
這下文官們不淡定了。
聽到太子提及海外新大陸。胡獻不管三七二十一,定要讓朝廷插上一腳。
“殿下不如派一兩位新科進士上船。”胡獻道。
朱壽挑眉:“海中時常出現險情,新大陸的消息并不確切。本宮不舍得從錦衣衛調人,只讓忍者先行打探。進士們是國之棟梁,折損在海上本宮會心痛的。”
胡獻朝進士們一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市|
台东县|
崇阳县|
建始县|
岑巩县|
兴业县|
长岛县|
天峨县|
北川|
浦城县|
石渠县|
北碚区|
日喀则市|
宝山区|
鸡西市|
舟山市|
庆阳市|
彝良县|
博罗县|
闵行区|
余庆县|
于都县|
噶尔县|
湘阴县|
高清|
宜都市|
斗六市|
定日县|
忻州市|
和田县|
尤溪县|
雷山县|
峨山|
保康县|
日土县|
榆社县|
苍山县|
冀州市|
久治县|
陆河县|
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