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口處的陳江祠已然完工,知府親自吩咐下來的話,故而也更加賣力,短短半月之內就趕了出來。 修是修完了,但是祠里還是空著的,神像香壇之類的全都還未擺放,也只能算是個殼子。 師爺看著眼前的陳江祠,問道:“大人不如先把東西擺了?” 楊知府瞥了他一眼道:“本官還要你提醒?” 能擺他早就擺了。 朝中早就傳來消息,年末欽天監監正隨太子出京體察民情,屆時一路南下。 江寧本就獨具一格,陳江祠又是陛下吩咐下來建造的,太子殿下必然也不會錯過。 太子來了倒沒什么,關鍵是監正也要陪同前來,若是到時風水出了岔子,豈不是完蛋。 想到這兒楊知府又頭疼起來,口中嘀咕道:“那位陳先生到底是在哪里啊,還有龍君像……” 真是折騰的他頭疼。 這供奉的是龍君,可誰又知道龍君長什么模樣?難不成雕一條龍上去?怕是嫌自己命太長了。 師爺啃了一口手中的桃,說道:“衙門里那幾個捕頭找人找著找著就喝酒去了,能找著才是見了鬼了,還是得大人親自去找找。” 楊知府思索了一下,點頭道:“說的不錯,那就由你代替本官去找吧。” “嗯?”師爺愣了一下,忽然感覺手里的桃不香了。 楊知府似笑非笑的看著他,沒有回答。 師爺砸了咂嘴,說道:“啊,大人,下官肚子有點痛,想去趟茅房……” 楊知府只是靜靜的看著他。 師爺心頭一顫,張著嘴看著眼前的知府大人,也知道自己這次是跑不了。 這大熱天的,又有得忙了。 說起這江寧府的師爺,那就有意思了,他與楊知府是本家,喚作楊盛。 楊盛十五六歲就在勾欄里做伙計,學了一身能說會道的本事,會說,人緣也不錯,重要的是鬼點子多,時常忽悠得人一愣一愣的。 后來犯了事,被楊知府逮個正著,竟是在公堂之上對答如流,險些將黑的說成白的,知府大人驚為天人,拍案而起。 楊知府一翻調查,才發現此人不過是被拉出來頂罪的,于是乎便將他保下,收作了師爺。 勾欄伙計改行做了師爺,這事一開始本是個笑話。 楊知府確實也是慧眼識珠,當師爺來了之后,衙門里捕快勾心斗角的事情也少了許多,許多案件也更加順利了起來,故而才有了如今這什么話都敢說師爺。 要說整個江寧衙門,就屬師爺膽子大,一身勾欄痞氣,來了之后很快就跟衙門里的官吏打成一片。 許多時候,甚至都敢跟知府公開對罵,關鍵罵的還很有道理,楊知府還沒法反駁。 能怎么辦?這么好個人才豈能浪費了,楊知府本身也很開明,便將楊盛留了下來,才有了這么一個勾欄師爺。 但誰叫楊盛嘴碎呢,有時候有什么鍋知府都甩給了他,大概衙門里黑鍋背的最多的就是他了。 “唉,去哪找呢?”師爺嘆了口氣,看了一眼街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