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節 龍巖戰記 十九-《旅明》
第(2/3)頁
隨著丁立秋一聲爆喝,汪主薄頭上的軟腳幞頭就被威風凜凜的錦衣衛給一把打掉,緊接著他的膝彎就被踏了一腳,某對父子極其麻利地就將跪在地上的汪元宰給捆了起來。
看著驚恐地已經說不出話的汪主薄,丁立秋微笑著最后對他說道:“你怕是不知道有個詞叫背景調查。嗯,對了,你那個被盜匪殺死的侄兒,當年其實是因為分贓不均,和自家人火并而死的我說得可對?”
當留守的丁立秋在清理縣城的魑魅魍魎時,衛遠已經帶著紅槍營主力在50里外的山林里吃早飯了。
“紅槍營”這個詞,其實是來到龍巖以后臨時起得名。這支部隊是帝國陸軍一團一營一連。
算上那些炮臺守軍,滿打滿算還不到后世一個團編制的正規帝國陸軍,一連就是最重要的機動部隊了。
套用后世的描述:這是一支歷史悠久的部隊,誕生于建國初期,與帝國同歲。
這是一支戰功卓著的功勛連隊,歷經臺南治安戰、滅鄭戰爭、臺北殖民戰等一系列戰爭,是帝國對外擴張的爪牙。
這是一支軍事過硬的尖刀連隊。所有士兵都經過了一年以上的艱苦訓練,并且參加了多場實戰。隊伍里先后涌現出一大批素質過硬,政治合格的尖子士兵這些人現在已經陸續被提拔為軍官,成為了新部隊的種子和骨干。
我們毫不懷疑,這支英雄的部隊將來會成為將軍搖籃。
衛遠是昨夜12點整帶著部隊出發的。由于是長途奔襲,所以士兵們都帶著單兵行李和干糧。
作為戰術核心的部隊,裝備自然都是最好的。
全棉機制的全綠色“叢林款”軍服,版型和后世的迷彩服差不多,就是顏色磕磣了點沒辦法,別看后世連民工都穿迷彩,但那也是用電腦編程的數碼迷彩,外帶化纖混紡的面料,根本不是17世紀的某山寨勢力能生產出來的。
士兵們攜帶的干糧,是從大員運來的壓縮餅干。這種用油紙包裹的,混合了牛肉,糖,油,果仁的高熱量壓縮餅干,里面摻雜了珍貴的亞硝酸鈉,是只有戰時才能動用的特殊補給品。
至于武器就不用說了,二大蓋包,這對組合大概能用到世界末日。
在手電筒,熒光背心,紅外夜視儀,以及附近的特戰隊員指引下,穿著牛皮靴,訓練有素的士兵們,沉默而又快速地行走在官道上,仿佛故事中的陰兵紙馬一般。
看過清末老照片的人都知道,古代所謂的“官道”,在出城以后,其實就是一條低于路面的爛泥溝。
這種爛泥溝兩旁全是凌亂的,被壓出來的車轍印。像京津這樣的主干道,路面的寬度也只能允許兩輛馬車交錯而行。
所以說,皇帝出行,黃土墊道也不光是為了裝逼:要經過兩旁那些深深的車轍印,一個不小心木輪就會錯位或者陷下去,不提前用土墊一墊的話,萬一把老大甩出去吃土豈不糟糕?
17世紀的龍巖官道,就沒有那么多講究了:縣城外的路面連車轍印都很少,到處是狹窄的,高低起伏,破破爛爛的土路:這里是山區,流行馱馬和驢,馬車很少。
即便這樣,比起那些林間小路來,官道依舊很重要部隊必須在天亮前利用官道走出更多的路程,否則白天更麻煩。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彭州市|
永福县|
沂水县|
博野县|
沙洋县|
读书|
金门县|
汝南县|
天津市|
博白县|
寻甸|
邳州市|
疏附县|
东乡|
皮山县|
时尚|
富顺县|
长寿区|
永城市|
商丘市|
临猗县|
汾西县|
贵南县|
宣汉县|
分宜县|
额尔古纳市|
红安县|
五台县|
边坝县|
宜宾县|
武平县|
黔江区|
饶阳县|
双流县|
台安县|
历史|
连州市|
崇礼县|
静宁县|
耒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