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節(jié) 開港 十五-《旅明》
第(1/3)頁
早在朱元璋開國的洪武年間,由于要清丈全國土地,朝廷便將宋代已有的魚鱗冊制度正式推行天下。
魚鱗冊就是土地登記簿。
將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連接,再標明相應的面積、土質、貧瘠等性質后,土地就被固定下來,成了民間田地總冊。由于一塊塊田圖狀似魚鱗,故有此名。
在洪武二十六年,經(jīng)過核查后的天下田畝總數(shù)是百五十余萬頃。在這個過程中,魚鱗冊的出現(xiàn),使得朝廷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摸清了地權、清理了隱匿。以當時的管理水平來說,魚鱗冊是地政管理史上的一個巨大進步。
然而封建社會就是這樣,出道既巔峰,之后一蟹不如一蟹。
隨著時光推移,到了明代中葉,由于賦稅苛重,人民紛紛逃亡,再加上歷年土地轉手,隱匿等等原因,魚鱗冊事實上已經(jīng)紊亂失實。
于是到了弘治十五年,全國登記在冊的土地居然只剩下了四百二十余萬頃短短一百年的時間里,國家用來納稅的土地竟然減少了一半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田地居然長了腳,大概都裝上推進器跑去木星了。
從這里就能清晰地看到,地主階層是怎樣利用隱田來掏空國家的理論上隨著人口增長應該越開越多的田地,百年間就可以縮水一半。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魚鱗冊制度就已經(jīng)徹底崩壞,反而淪為了士紳和胥吏聯(lián)合起來侵吞國家資產的工具。
后來又過了幾十年,到了萬歷年間,首輔張居正一看實在混不下去了,于是他為了扭轉朝廷的經(jīng)濟危機,便決心改革賦役,最終在全國推行了“一條鞭法”。
要清理賦稅,就必須先清丈納稅的基本單位田畝。所以張居正在奏請神宗批準后,明廷便開展了繼洪武年之后的第二次全國土地普查。
這次普查總得來說效果還是不錯的。在嚴查了隱田和漏稅的同時,朝廷順便追繳了欠稅,完成了土地丈量和登記造冊,編制了新的魚鱗冊。
當然了,滑稽的一面還是存在的全國的納稅土地在這次清丈中恢復到了七百萬頃雖說比弘治年增加了近300萬頃,但是依舊趕不上建國時的土地總量,更不用說幾百年來民人新開墾的田地了。
于是在小小了一趟后,當張居正人亡政息,日子就這么繼續(xù)混了下去。
到了穿越眾出現(xiàn)的崇禎年間,不出所料的,魚鱗冊又重新淪為了胥吏們糊弄朝廷的工具,里面的內容再一次充滿了各種虛假信息活過百歲的空頭納稅人比比皆是,各種幾十年前的土地數(shù)據(jù)被胥吏年復一年得隨手謄抄在了最新版本上面,完全失去了參考價值。
而記載了當?shù)靥锂€真實信息的資料,則已經(jīng)變成了余本德這種戶房書辦的私人傳家寶。也就是說,魚鱗冊用來每年匯總后上交府縣存檔的正本其實都是假貨,只有被余本德之流私藏起來的副本,才是真正用來收稅的依據(jù)。
一縣所有的土地情況,包括各種詭寄、投獻、隱田等等,乃至納稅人的真實資料,在副本上都有記錄。這種被私人掌控的副本,是專責錢糧納稅的戶房書辦在縣衙賴以橫行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余本德能從熊道手中得到工坊生意,靠得不是他顏值高,也不是老奸巨猾,純粹是因為他掌握著嘉定縣的土地和納稅資料,是開港征地繞不過去的一個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眉山市|
封丘县|
泌阳县|
阿巴嘎旗|
威海市|
沂南县|
航空|
富川|
仁怀市|
泸定县|
邹平县|
九台市|
泾阳县|
铜山县|
奎屯市|
建始县|
芮城县|
三穗县|
元谋县|
乌拉特后旗|
阿图什市|
新建县|
黄陵县|
蚌埠市|
沐川县|
印江|
盐亭县|
桐柏县|
澄迈县|
扶绥县|
荆门市|
宁阳县|
岳阳县|
卢湾区|
临武县|
大渡口区|
涿州市|
巴林左旗|
锡林浩特市|
盱眙县|
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