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節 臺北(四)-《旅明》
第(1/3)頁
黃玉生少爺是福建三明人。
三明是山區,所以黃家族人,就是一個來自于山溝里的小宗族。
之前伴隨著連年天災,大旱,以及官府日益嚴苛的盤剝,覺得日子實在過不下去的黃族人,便打起了集體逃荒的主意。
這種集體逃荒在古代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北方地區,每逢大災兵亂的年景,就會有大批的漢民集體南遷——西晉,唐末,宋末,明末,太平天國,這五次漢人南下大遷徙,造就了后世南方各地的客家人群體。
而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集體逃荒,黃家族人有了一個新選擇:臺南。
福建和臺南一海之隔,再加上熊文燦的“改開”態度,所以福建是受穿越眾滲透最嚴重的大明省份。
黃家族人這一次遷徙,過程很簡單:只需要去沿海的任意一個城市,找到曹大帥在各處鬧市開辦的“勞工招募點”,和辦事員咨詢好條件,就可以舉族出發了。
難民們出發后,只要拿著這邊開出來的憑證,就可以在沿途任何一個縣城找到專門的接待點,吃喝住宿全部有人報銷。
于是黃家族人就這么來到了臺南,輕松得根本不像一次逃荒,時間就在去年初。
這之后大伙受到的待遇,也相當令人滿意。所有人不但住上了漂亮的木頭公寓,還有能大口吃飽飯的食堂。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給曹大帥扛活還賬。
然而黃玉生一家卻遭到了區別對待。在到達臺南半個月后的某天清晨,他們一家四口又被單獨挑選出來,勒令打包細軟,二話不說被送上了去臺北的船只,連和族人告別的機會都沒有給。
一家人擔驚受怕地到了臺北后,起初是惶恐不安的。尤其是黃父,他非常篤定地判斷道:自家要被姓曹的翻臉吃干抹凈了......畢竟窮廟也有富方丈,黃家作為族長,當初細軟里還是帶了不少銀子的。
雖說這些銀子之前都被強制換成了鈔票,但是鈔票現在已經深入人心了,誰都知道這玩意在臺南就和銀子是等值的。
事實證明,黃父想多了。臺北雖說環境惡劣一點,但是社會風貌和臺南并沒有什么不同,依舊處于高速發展時期,也沒有官府來勒索他家的銀子。
真正的原因,不久后黃父就知道了:原來這里是宗族要人流放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县|
贵州省|
黔南|
大荔县|
昭平县|
陵水|
登封市|
翁牛特旗|
赣榆县|
固原市|
通江县|
万州区|
稻城县|
榆社县|
城固县|
汾阳市|
杂多县|
新建县|
永春县|
井陉县|
兴化市|
东乡县|
金华市|
湘阴县|
古田县|
游戏|
林芝县|
海阳市|
洛川县|
绩溪县|
车致|
格尔木市|
靖江市|
巴彦淖尔市|
高雄县|
宁陵县|
兴安盟|
永丰县|
达日县|
北海市|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