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節?廣州的白天-《旅明》
第(1/3)頁
寬廣的江面上,大群的私家小船圍繞在墩頭墩腦的渡輪周圍,像一群魚兒圍著大鰲在游動。
這個品種復雜的大魚群,從廣州南門碼頭出發后,足足過了40分鐘時間,才跨過了十七世紀寬闊浩淼的江灣區,緩緩來到珠江對岸的新區碼頭。
初升的朝陽照耀下,給土著帶來無窮財富和希望的新區,散發著淡淡金光,顯得溫暖又充滿了活力。當魚群來到岸邊后,頃刻間一哄而散,消失在了一道道功能碼頭之間。
每天這個時候,新區早已蘇醒開始了日常運轉。事實上,由于照明系統、工廠和蒸汽動力的發展,這個工業化的城市和后世一樣,已經沒有沉睡過了。
見到大批船兒入港,接替了晚班工友的碼頭工人,已經做好了準備。船只靠岸那一刻,就是碼頭工人們忙碌的起點。他們要操作各種起重設備,以最快的速度卸下船上的貨物,然后將貨物運輸到該去的地方。
第一批隨船運來的貨物,其中大多數是生鮮食品。這里面不光有農人種植的純天然有機農家肥蔬菜,還有各色稻米、蓮藕、瓜果、山民采摘的菌類和山藥、以及淡水魚和海魚等等等等。
農產品通常都裝在竹筐里,被手拉葫蘆等簡易設備送上碼頭。由于有補貼政策,所以農產品的裝卸費用很低。等到小船上的貨物都被吊上四輪車后,滿臉皺紋的農人就可以棄船登岸,推著自家出產去農貿大市。
碼頭出租的推車是標準化產物,擁有軸承和正圓的機制木輪,使用起來非常省力。農人和他老婆兩個人,沿著平滑的“龍糞”路,可以輕松將幾百斤的貨物推到目的地。
沿著新區碼頭南邊一字排開的,是一系列的大型批發市場。這里不光有農貿,還有建材、勞務、海鮮等等專業市場。
農人和他老婆來到農貿市場后,找到了相熟的批發商。這些商人都是有資金實力的,他們通常在農貿市場擁有固定商鋪和倉庫。
接下來就是過秤,算賬,全程高速順滑無障礙,沒有地痞流氓的騷擾,也沒有官府惡吏的欺凌。批發商為了拉攏老客戶,別說短斤少兩了,通常價錢都給得足。于是農人很快拿到了幾張鈔票和幾塊亮閃閃的硬幣。
現如今,經常和新區、乃至整個穿越勢力打交道的土著,很多已經不排斥印著曹大頭的“鈔紙”了。這種鈔紙印刷精美不說,還能在新區購買到所有種類的商品,同時也能交稅。
如此一來,紙鈔便于攜帶和防偽的諸般好處就體現出來了。推廣新式錢幣是潛移默化的水磨功夫,不需要什么強制推行。隨著時間和本勢力的發展壯大,錢鈔自然而然就會被追隨者接受。
農人拿到貨款后,喜滋滋地推著車,就地買了點便宜的大顆粒鹽巴,然后帶著老婆去了隔壁的雜貨市場大采購——農貨是村里湊出來的,購買的日用品也要回去分給大伙。
在這個過程中,農人沒有被任何人收稅。
現如今的新區政府,對于糧食安全依舊抓得很緊。但凡有關于糧食買賣,基本上都是最低稅率運行,像這種小額交易根本就不收稅。整個批發市場,也就大宗的糧食貿易會收一些象征性的費用。
要知道,穿越勢力可不是只管著廣州這邊的手下民眾吃喝。如今包括福建、江南建設區在內,穿越眾在全國范圍內“插手”,還將糧食海運到遙遠的天津和廣鹿島進行暗中布局,這些行動都需要額外的糧食儲備。
另外,像新區這樣的新興工業城市,憑空冒出來的大量工人階層,都是需要吃“商品糧”的。
這樣一來,糧食安全就變成了始終懸在頭頂的利刃。更何況眼下是小冰河時期,各地氣候變冷,像廣東這種傳統的糧食產區一樣受到了低溫影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安县|
依兰县|
葫芦岛市|
怀仁县|
岫岩|
虎林市|
康平县|
博白县|
玉林市|
揭阳市|
上犹县|
友谊县|
吐鲁番市|
云龙县|
吉首市|
泗阳县|
塔城市|
廉江市|
阿城市|
望江县|
湟源县|
建始县|
九江县|
阿鲁科尔沁旗|
彰化县|
垦利县|
八宿县|
云霄县|
南川市|
夏河县|
石嘴山市|
资阳市|
黎城县|
金乡县|
古蔺县|
汉沽区|
余江县|
庄浪县|
阿荣旗|
和硕县|
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