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弘治嘆了口氣說道:“朕勵精圖治,任用良臣,勤政愛民,為何百姓要反朕?是朕做得不夠好嗎?是朕做錯了什么嗎?” 弘治第一時間想到自省。 這要是崇禎第一時間就得換個首輔。 朱厚照說道:“父皇在兒臣心中是最寬厚,最勤政的皇帝,有父皇在是大明百姓之福。” 這句話倒不是朱厚照在拍馬屁。 大明朝從弘治的爺爺朱祁鎮(zhèn)搞出來的土木堡之變后開始走下坡路,之后的奪門之變更是一地雞毛。 弘治的父親朱見深年輕的時候還是個比較合格的好皇帝,后半生晚年不保,寵信太監(jiān)汪直、貴妃萬氏,致使明朝出現(xiàn)婦寺之禍。 是弘治的勵精圖治將走下坡路的大明帝國帶回正軌,開創(chuàng)了弘治中興。 是弘治攢下了足夠的家底兒,這才夠給正德去敗家,給嘉靖去修仙。 弘治說道:“大明朝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那為何百姓偏偏要在這個時候反朕?” 高產(chǎn)的糧食作物明年就可以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曾經(jīng)太子說過的人人吃飽飯,眼看就要實現(xiàn)了。 大明朝開海在即,到時候朝廷有錢了,想要改革也有那個能力了,為何偏偏在這個時候出事。 朱厚照說道:“大明朝積弊久矣,宛如一個生病的病人,父皇如今好比給大明朝治病,現(xiàn)在的情況就像是病好前夕會有病情加重的情況,渡過這個階段,大明朝未來自然會越來越強大。” 弘治是心性堅毅之人,自己感慨了一會兒后,又被朱厚照這么一勸解,立即恢復了常態(tài)。 弘治說道:“太子所言不錯,明年土豆和玉米在全國大面積種植之后,百姓的生活會好很多,也不會再有人鋌而走險去造反。 再加上國庫逐漸豐盈,到時候朝廷有能力進行更多的改革,邊鎮(zhèn),吏治,土地兼并,這些問題都會被一一解決,到時候大明必會迎來盛世。” 朱厚照接著說道:“嗯,到時候咱們把土豆和玉米種到遼東,種到韃靼和瓦剌,兒臣愿助父皇共創(chuàng)大明偉業(yè)。” 大明朝看起來打不過瓦剌和韃靼,也不想搭理遼東的女真人,大臣們也沒有開疆拓土的意愿。 但是你要是告訴他們把那些土地占了有巨大的利益,明朝的大臣們個個都是主戰(zhàn)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