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1章:鐵匠心傷-《漢靈昭烈》


    第(2/3)頁

    而在收下鐘老七這個關門弟子之后,湯盛雖就此收山,卻從不吝嗇將打造普通鐵器的經驗傳授給周圍的村民。

    湯盛曾對鐘老七言,打鐵這門手藝本無太多不傳之秘,好鐵匠靠的是個人的悟性和修行,無論是鍛打、淬火還是研磨,皆需要經年累月的專注和積累,并無取巧之道。

    所以,鐵匠村所打造的鐵器表面看,并無什么特別之處。但時間一長,無論是鐵犁、鐵鍬,還是菜刀、柴斧,就顯出經久耐用之長。

    就此,憑借著出色的手藝,鐵匠村很快聲名遠揚,不僅是武關周圍的客商紛至沓來,就連關中、洛陽等地,也有很多人慕名而來。

    二十余年間,弟子們學藝得成之后紛紛離去,到各地自立門戶,開枝散葉。

    不過,三年前,得知湯盛過世之后,二徒弟葉良隨即舉家返回鐵匠村,接過師父的衣缽,繼續在鐵匠村傳授打鐵的手藝。

    在諸位師兄里,葉良資質不算高,但卻為人寬厚,秉性純良。尤其是對鐘老七這個小師弟最是關愛。

    鐘老七剛拜入湯盛門下時,剛過弱冠之年,尚有幾分頑劣之性,每次闖禍受到師父責罰,都是二師兄出頭,代他受過。

    平日里,二師兄對鐘老七也是噓寒問暖,如親兄長一般照顧這位小師弟。

    入門的第四年,鐘老七上山取水時,不慎被毒蛇咬傷,多虧葉良冒著中毒的風險,用嘴幫鐘老七將傷口的蛇毒吸盡,又守在鐘老七榻邊兩日兩夜,才保住了他的一條命。

    所以,在知道二師兄返回鐵匠村之后,鐘老七也直奔武關,就是為了投奔葉良。

    然而,在鐘老七于兩月前返回鐵匠村時,看到的卻是一副慘不忍睹的景象。

    除了那道村牌依然豎立在村口之外,整個村莊,百余戶人家,到處都是斷壁殘垣,橫尸四野。

    唯一活著的是二師兄葉良的七歲的幼子。他能夠幸免,是因為葉良在危急關頭將其藏在了一口枯井之中,才躲過這場劫難。

    原來,鐵匠村不僅遠近聞名,連金人也知道了。趁著西北軍勤王不成,一路退守潼關的機會,金人特意派出一營人馬,突襲了鐵匠村。

    目的只有一個,金人欲將村中的鐵匠們悉數擄往金營--對于金軍而言,這些手藝出眾的鐵匠甚至比招降數千宋軍更有價值。

    面對來襲的金兵,葉良寧死不從,率村民進行了殊死卻無望的抵抗。

    一場血戰,全村五百余口,除了十余人被擄去之外,男女老幼盡皆死在金人刀下。葉良以鐵錘擊殺了三名金兵,最終身受十余刀,血盡而亡。

    臨死之前,葉良死死地咬住了一名金軍百夫長的耳朵。所以,當鐘老七尋到師兄的尸首時,還有半只耳朵含在他口中。

    看著滿地的血污,鐘老七明白,在這亂世之中,又何來安逸的世外之地。

    在救出葉良幼子之后,鐘老七一個人,花了整整三日,先安葬了師兄葉良家五口。接著,他挖了一個大坑,將全村老少的尸首一一收攏,合葬在這個大坑之中,并立了一塊石碑,碑上只刻了二字:鐵冢。

    跪在碑前,鐘老七對天發誓,此生之后,將與金人為敵,殺盡韃虜,以血還血。

    鐘老七也明白,自己除了會打鐵并無過人之處,所以他毅然決定投軍,用自己的這門手藝打造出更多利器,好在戰場上殺盡金賊。

    離了鐵匠村后,鐘老七先尋了一處人家,將葉良幼子托付于這家人,并留下了那錠金子。隨后,鐘老七一路打聽宋軍的下落,直到在陜州遇到李彥仙。

    在李彥仙軍中,鐘老七憑借著自己的手藝很快就獲得器重,成了李縣尉眼中的奇人。

    不過,每當夜深人靜之時,鐘老七一閉上眼,鐵匠村被屠的慘象就會浮現眼前,揮之不去。

    只有將自己灌醉,鐘老七才能暫時麻木自己,將血海深仇埋進心底。

    “鐘兄弟,此后只要莫誤了打造軍械之事,酒你直管喝!”李彥仙道,“若不嫌棄,本官陪你喝。”

    “大人這是折煞小人了。”說了這一大段,又哭了許久,鐘老七的酒也醒得差不多了,連忙回道,“小人平身所學唯有這打鐵的手藝,但能殺金賊,小人定當全力以赴,傾其所有。”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竹北市| 康定县| 蒙自县| 九寨沟县| 博湖县| 樟树市| 睢宁县| 平邑县| 吉安市| 平乡县| 资阳市| 枣阳市| 隆化县| 永丰县| 巫山县| 邻水| 满洲里市| 来凤县| 石家庄市| 巩义市| 延川县| 晋宁县| 喀喇| 岱山县| 巴楚县| 龙江县| 招远市| 应城市| 上栗县| 灌云县| 威远县| 阳城县| 皮山县| 阿图什市| 依兰县| 岱山县| 祁连县| 南雄市| 芦溪县| 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