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家報紙》看似受眾比《博物志報》大,但更新慢,內(nèi)容比較高大上,除了對正兒八經(jīng)地讀書人有吸引力,一般人不會太想看。 就是讀書人,也不一定要看《皇家報紙》,她名下的書讀可一直緊跟時事, 十分盡職的出著各類科舉用書。 因此像解讀《皇家報紙》的書籍,也跟著發(fā)了出來。 這類書籍更加接地氣,以白話文為主,更具有普適性。 即使文學(xué)涵養(yǎng)不那么高,知識不那么扎實(shí)的人,也能通過工具書讀懂。 《皇家報紙》只是解讀科舉,給大家一個大方向的參考,又不是必考之物,還有一個更加詳細(xì)的工具書在后面擺著,更加貼近科舉內(nèi)容,后者豈不更好? 對于書塾來說,只要先生手里捏著《皇家報紙》,對于該書塾的眾學(xué)子來說就基本夠多用了。 “你怎么突然問這個問題?你是擔(dān)心……”想到兩份報紙巨大的收入差距,顧清菱望向了李文崇,“有人眼紅嗎?” 李文崇點(diǎn)頭:“你忘了,誠郡王現(xiàn)在還在外面,今年過年都趕不回來。而且……從皇兄那里得來的消息,他已經(jīng)遭遇了好幾次暗殺了。” 顧清菱能說,她早就猜到了嗎? 海鹽利益太大,后面的人肯定會心動。 現(xiàn)在誠郡王要徹查,簡直就是跟對方做對,對方不對誠郡王下手才怪了。 就是不知道明光帝到底想要保哪一方。 能查到什么程度,恐怕也要看明光帝的態(tài)度。 “不會吧?一份報紙而已……何況, 這份報紙也不是燦哥兒一個人的,上書房那么多位皇子皇孫在里面,還有各位伴讀……”顧清菱說道,“就算有人再心動,總不能冒著得罪那么多人的風(fēng)險搶奪吧?” 至于明光帝,顧清菱相信,堂堂一個皇帝,不會這么的…… 鼠目寸光。 就算報紙到了明光帝手里,又能如何? 難不成,他還不能讓些好處出來,給他的皇子皇孫嗎? 堂堂皇帝,可不能這么小氣。 這么多人一分,還要繳稅,落到明光帝私人腰包里的,又還能有多少? 明光帝想要這個,還不如讓李文崇給他置辦一個賺錢的項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