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阿爺,可是有什么風聞?” “唉,這件事與你說說倒也無妨。” 趙淵見長子真的不懂,便語重心長的說道:“這節度使京師會宴早有定制,通常來說三年一次,屆時各大藩鎮的節度使都必須前來長安城。名為赴宴,實為述職。” 趙淵頓了頓道:“節度使掌一方軍、政、財大權,說是土皇帝也不為過。如此朝廷如何能不忌憚?陛下又如何能放心?所以一般以三年為期,任期一到節度使就必須來到長安述職,屆時陛下再借著宴會的機會把他們重新分配到新的任職地。如此一來他們苦心經營多年的關系網被打破,又得重新來過,陛下才能心安。” 趙淵說的這一通算是最直白解剖的帝王術。 帝王術的核心是制衡,決不能讓一方勢力無休止的膨脹。 各大節度使獨領一方大權,自然會讓朝廷忌憚,朝廷則利用人事任免權調離他們,達到平衡的目的。 “所以通常宴會前后會有各式刺殺的情況出現,為的就是反抗朝廷的調令。” 趙淵話鋒陡然一轉道:“這就是陛下為何責令不良人和各司衙門負責近期長安城安防的原因。” 趙洵聞言著實吃了一驚。 刺殺? “阿爺的意思是,節度使之間會互相刺殺?” 趙淵微微頷首道:“不錯。有的節度使不愿意挪位置,便會通過這種方式來向朝廷示威。通常來說都是豐裕之地的節度使賣慘,而荒涼之地的節度使搏殺。” 聽到這里趙洵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 這些節度使都是武夫,其中不少更是修行者。 譬如前不久在京師鬧的雞犬不寧的王忠益案中的主角朔州節度使王忠益就是三品武夫。 武夫斗法,最是直接,不會像文官那么彎彎繞繞。 “可這些大佬們就真的不怕陛下震怒?” “大佬?” 聽聞這二字,趙淵直是愣住。 “呃,就是大人物的意思。” 趙洵連忙解釋道。 “陛下也得顧及到各個方面,不可能任由自己的性子亂來啊。” 趙淵嘆了一聲道:“若是一個兩個節度使還好說,陛下自有辦法收拾。可這么多節度使在京師,陛下也怕出亂子啊。若是真的把節度使們逼急了形成合力反抗朝廷,就真的一發不可收拾了。” 趙洵聞言心中已經了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