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結束韓州案后,趙洵一行人再度啟程。 自打趙洵介入此案后,韓州刺史梁有年一直表現的很配合。 但趙洵仔細考慮一番后洵并不打算就此放過梁有年。 他已經準備好了一份彈劾梁有年的奏疏,準備命人送去京師。 理由很簡單,梁有年也許不算是罪大惡極的那一撥人,但絕對可以算的上助紂為虐。 若是沒有梁有年這個一州刺史的默許,何家也不敢如此為所欲為。 雖然梁有年沒有親自下場參與開采硝石炸墓盜墓,但身上也擔有一定的責任。 更不用說梁有年還曾經包庇何家,杖責了上衙門為慘死兒子鳴冤的老嫗。 這么看來,梁有年的責任也不算輕。 趙洵當然知道這天下的官員多半都如梁有年,但他無法容忍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出現這等情況。 所以他上呈了奏疏,將此事交給朝廷發落。 他雖然是欽差,卻無法不奏而斬四品以上官員,而且梁有年的罪行也沒到死罪的地步。 將梁有年交由大周律法去處置吧,他相信梁有年會遭到應有的懲處。 ... ... 出韓州城,趙洵一行人直奔黃州而去。 黃州乃是中州水陸轉運樞紐,也是人口逾百萬的超級大城。 要知道在大周帝國人口逾百萬的城池一共也只有五座,而黃州便是其中之一。 黃州位于南北交界地帶,兼有北方的雄渾壯闊和南方的雋永毓秀。 北方人的豪邁與南方人的婉約也在黃州人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這樣一座大城自然繁華無比。 大運河穿城而過,將整個黃州城一分為二。 各司衙門基本都位于城西,而世家豪族大多住在城東。 官紳涇渭分明。 趙洵等人進入城中后,黃州刺史趙騫便率領大小官員前來迎接。 與韓州不同的是,黃州因為有運河的緣故,還設有漕運總督以及鹽鐵轉運使。 這兩個官員與刺史平級,但各自主管業務不同,所以誰也管不了誰。 趙洵放眼望去,見數個緋袍官員在沖他拱手行禮,眼神之中滿是媚態,不由得感慨官場生態如此真實。 趙洵與他們說了一些場面話,便帶隊入住了黃州刺史趙騫給他們準備的別院。 在黃州他們是要休整一番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