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龍清泉這一番話頗是引人深思。 “朝廷應該已經(jīng)知道了。” 趙洵知道朝廷不止有不良人一套情報體系,江南道鬧出如此大的動靜,朝廷肯定已經(jīng)有所察覺。 既然如此,顯隆帝沒理由不重視。 若是真的開戰(zhàn),以大周的家底和動員力,要想在短時間內(nèi)動員幾十萬大軍并不是什么難事。 而東海妖獸國和東越國綁在一起恐怕也只是大周的零頭。 在這方面大周是占據(jù)了相當?shù)膬?yōu)勢的。 唯一要擔心的就是西域、北蠻、南蠻這三方會不會突然進場偷雞。 畢竟這三家也是長期處于大周的壓制之下,被壓抑的時間久了,好不容易有了機會可以反咬一口,他們真未必能夠忍住。 多線開戰(zhàn)對大周是不利的,但即便如此大周也不會落于下風。 所以真正決定戰(zhàn)爭走向的是雙方修行者的數(shù)量、質(zhì)量。 大周雖然富饒,但若說修行者基本是集中在長安的。 以浩然書院為例,山長所招收的七十二個入室弟子除了趙洵是個七品渣渣以外,其他人的品級最少也有四品。 四品乃是一個分界線,高手和一般修行者的分界線。 朝廷的修行者人才儲備雖然不及浩然書院,可也沒有差到哪里去。 加上道門的人才儲備,只要合力未必不能占據(jù)優(yōu)勢。 可真的能夠合力嗎? 趙洵知道這里面涉及了諸多博弈。 朝廷、道門、書院。 這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很微妙。 任何一方都不會盲目的出手。 顯隆帝這個老陰比會不會為了一場局部戰(zhàn)爭把家底都投入到江南道? 趙洵真的不敢肯定。 “所以,眼下我們要做的就是靜觀其變,暗中觀察。” 青蓮道長淡淡道:“要想做到不打草驚蛇那是不可能了。妖王艾古都被我們生擒,妖獸國那里肯定已經(jīng)得到了消息。現(xiàn)在就看妖皇會作何決定了。” 以不變應萬變。 恩師的這一步棋還真的是夠穩(wěn)啊。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