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簡單的食材,簡單的搭配,卻做出了截然不同的美味。 料理有的時候真的是很神奇的。哪怕是嘗過一次之后也能夠體會到其中的魔力。 至少此刻蛋炒飯的香味在趙洵的口腔之中擴散,在他的舌尖之上跳動,趙洵能夠體會到那種食材搭配出來的美味感覺。 三師兄龍清泉的感覺也差不多。 總而言之,大伙兒都覺得這蛋炒飯雖然食材簡單,做法簡單但是就是給人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 “好了,終于吃飽了。” 吃了整整兩大碗蛋炒飯,趙洵摸著他滾圓的肚皮,有滋有味的打了個飽嗝。 有的時候真的是如此,家常菜才能吃飽,反倒是那些花里胡哨的菜肴會讓人有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 有的時候會影響人的食欲。 “小師弟啊,你說說看,到底那個人族王子為何懷疑半獸人是內鬼呢。” “這個就說來話長了。” 趙洵把人族王子哈利波茨曼給他講的故事又跟三師兄、六師兄講了一遍。 當然是經過一番精簡提煉的。不然要是按照哈利波茨曼王子的那個講法,沒有個一時半會怕是講不完的。 “嘖嘖嘖,所以說這真的是有點意思。” 三師兄龍清泉搓著手掌,很是好奇的說道:“這么看來的話,其實這個哈利波茨曼王子也是有理有據啊。當然,他沒有眼下這支半獸人犯忌諱做叛徒的直接證據。咱們也不能因為半獸人祖上犯過的錯誤就去否定現在的這支半獸人啊。” 對三師兄龍清泉的這個論調趙洵還是比較認可的。 任何時候都不能盲目的認為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英雄兒混蛋。 也許之前的半獸人確實犯過很多錯,但是也許現在的這支半獸人經歷過很多之后大徹大悟了呢? 情緒化這個東西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如何處理好這一層的關系才體現出一個人究竟高明與否。 “嗯,當然,這件事我會進一步的追查下去。還是那句話,我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絕不會放過一個壞人。” 趙洵對此是有著自己的原則有著自己的判斷的。 他的信念決定了他不會輕易的放棄任何人。 這其中包括了半獸人。 ... ... 西域。 慧安法師凝神望著不遠處的城池。 西域聯軍已經集合到了安西都護府的外圍區域。 這一區域原本是在安西軍的絕對控制中的。但是經過一系列的試探性的戰斗,如今整個安西軍已經被迫向后方退去。 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慧安法師此刻心里覺得十分暗爽。 安西軍果然是一群烏合之眾。 他從未有過如此的快感。 因為這意味著用不了多久,西域就將是西域人的西域,而跟大周的這幫雜碎沒有任何的關系了。 一直以來他跟慧言法師對于發展西域密宗佛教都秉持著孑然不同的觀點。 慧言法師認為要想讓西域密宗佛教真正做到發揚光大,必須要依靠中原王朝的力量,必須要依靠中原皇帝的幫助。 只有中原皇帝提供了充分的支持,他們才真的有機會將整個西域密宗佛教發揚光大。 但是慧安法師不這么看。 在慧安法師看來,要想發展西域密宗佛教,最好的方式最簡單的方式便是依靠戰爭。 戰爭是結局問題的一味良藥。 遇事不急,便發兵。 你不服?打到你服為止。 中原王朝強勢的時期不也秉持這個原則進行擴張的嗎? 遠的不說,就說大周王朝,極盛之時版圖幾乎囊括了整個西域三十六國。 如此情形下,整個西域諸國都必須要心甘情愿的奉大周為宗主國。 憑什么? 慧安法師第一個不服。 尤其是在如今大周王朝已經在走下坡路的情況下,西域各國更應該要聯合起來共同抵御強敵。 敵人確實曾經很強大,但是這是會變得啊。 許多時候敵人的強大都是過往了。 很多時候人們總是自己在嚇唬自己。 慧安法師現在迫切的希望西域各國能夠證明自己,能夠證明他們擁有絕對的實力驅逐大周軍隊,驅逐安西軍! 雖然這需要死傷不少的將士,但在慧安法師看來這是值得的。 唯有亮出拳頭才能夠讓別人知道他不是好欺負的。唯有亮出拳頭才能夠讓別人知道西域各國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運。 不服就打到你服。 不服就追著你打! 慧安法師此刻真的恨不得能夠率領著這支聯軍直接一路打到長安去。 如果真的能夠直接率部打到長安,會是怎樣的光景? 慧安法師感到有些難以想象。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大周的皇帝一定會嚇得尿褲子的吧? 這些生在中原王朝的皇帝一個個都是一群酒囊飯袋,整日除了玩弄女人根本不會做任何事情。 他們腦滿腸肥,志大才疏,偏偏還以為自己就是所謂的天命之子。 憑什么? 憑他們的臉盤大? 簡直就是笑話。 此時此刻,慧安法師真的恨不得把大周皇帝的臉抽成豬頭。 “來吧,既然不服那我們就堂堂正正的打一仗。看看誰才是真正的王者。勇者不會畏懼,勇者不會有任何的退縮!” ... ... 沙洲城。 安西大都護劉霖率領大軍抵達城外。 安西軍的守軍見到是劉霖后立即打開城門。 一路從長安星夜兼程的急行軍,劉霖已經是疲憊不堪了。 他跳下馬背之后就立即吩咐全軍去吃飯。 吃完飯之后他們會在沙洲城休息一夜,補充糧食和馬料、淡水,隨后翌日一早再度啟程前往西域。 他是花費了很久的時間才最終說服皇帝陛下同意他前往西域的。 當時皇帝陛下一度產生了放棄西域的打算。 這令劉霖感到十分的恐懼。 要知道西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失去了西域,則整個河西走廊都將面臨敵軍的侵蝕。 如果無法保護好河西走廊,則長安城和整個雍州都隨時可能被敵軍攻擊。 這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所以劉霖很慶幸最終皇帝陛下聽了他的建議。 西域,無論如何不能放棄! 這是這一次劉霖帶來的兵馬數量還是有些少的只有區區六萬人。 即便是加上留守安西都護府的兩萬兵馬,總共也只能湊到八萬人。 八萬人可以說是安西軍最少時期的數量,雖然勉強夠用,但是面臨強敵的時候還是會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但是劉霖知道這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畢竟皇帝陛下這個時期能夠同意他率部趕赴西域就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皇帝陛下為了京畿地區的安全決定將大部分軍隊留守在京畿,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時此刻,劉霖迫切的希望能夠率領安西軍大部跟安西軍留守軍隊匯合。 那些留守在安西都護府的將士弟兄犧牲了很多,甘愿放棄回到長安跟家人團聚的機會,就是為了守護安西的火種。因為有他們在的地方,那里就是大周的領土。 劉霖此時此刻明白,他早一刻抵達安西,那些弟兄和將士們就早一刻獲得安全。 相反,若是他去的晚了,弟兄們則很可能遭到危險。 畢竟西域三十六國一直不爽安西軍,曾經不止一次的組織聯軍跟安西軍斗法。 雖然安西軍贏多輸少,但是也曾經有過幾次慘敗。 對這幾次慘敗劉霖可謂是印象深刻。 為了防止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劉霖必須要強迫自己變的強大起來。 一個人不可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對于一名統兵的大將來說更是如此。 保持絕對的專注,保持絕對的冷靜,保持絕對的魄力這是劉霖必須要具備的。 從決定率領安西軍的弟兄重返西域的那一刻,劉霖就發誓一定要親手把他們曾經失去的東西奪回來。 他不是要證明什么,他只是想要讓西域的那些小國明白,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永遠不要想著背叛大周,只需要老老實實的服從就好。 西域三十六國中有不少還是心向大周的,只是有的小國腦后生有反骨,而且還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動這些心向大周的小國。 在他們的鼓動下,這些心向大周的小國態度也悄然間發生了改變。 可以說,這是典型的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劉霖決定好好教訓他們一番,讓他們明白得罪大周的下場。 大周不是區區一些小國能夠得罪的起的。 既然做了就要為他們當初所作的事情付出代價。 此時此刻,劉霖迫不及待的想要證明自己的實力了。 當然,他也明白以安西軍現在的兵力只能集中兵力猛攻一處。 如果想的是處處開花,很可能最終的結果是一處都沒有開花。 至于沙洲軍嘛... 劉霖心里是很想著要把沙洲軍也帶到安西去的。 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這么做。 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如果他這么做了,那么朝廷方面絕對會有意見。 皇帝陛下不是一個省油的燈。 如果劉霖這么做了,皇帝陛下第一時間一定會得到情報。 到了那時,一道問責的圣旨降下來,劉霖勢必擔待不起。 皇帝陛下是無比看重忠誠的。 如果劉霖毫無征兆的領走了沙洲的駐守軍隊,或許在皇帝陛下看來這和叛國也沒有什么區別了。 所以劉霖雖然心中很想,但是決不能帶走沙洲一兵一卒。 他只能使用皇帝陛下同意他帶走的這六萬將士,以及留守在安西都護府的兩萬弟兄。 八萬人,緊吧著點用倒也是夠了。 很多時候劉霖都在想如果給到他足夠多的機會,他是應該可以開疆拓土,把西域以西的區域也收納入大周的統治范圍內的吧。 可是現在想想他的這一想法確實是有些莽撞了。 且不說他能否真的率部把這些地方拿下來。即便是真的能夠做到這點,以他們目前的實力要想守住這廣大的區域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緊要的問題便是補給。 從長安到河西幾千里,從河西到安西又是幾千里。 從安西再往河中去又是幾千里。 這已經上萬里的路程了。 如此漫長的路程,補給將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如果補給問題解決不好的話,是很難正面應對擴張的。 士兵們吃不飽飯,就不會有斗志去作戰。 畢竟大伙兒當兵吃糧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如果將士們真的吃不飽,便是劉霖自己都不會好意思號令將士們去出征。 有的時候人還是要多一分思考的。 劉霖就是一個武夫,有的時候會腦子發熱,思考問題的時候會缺乏全面性。 他也知道自己的這個問題,所以他會盡可能的去調整,盡可能的避免這些問題。 但要想真正做到萬無一失,還是要身旁有人多提醒一些。 所以這一次他身邊帶來了一個謀士。 這個人就是賈興文。 賈興文原本是在不良人任職,后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決定退出不良人。 雖然他退出了不良人,但是仍然活躍在長安附近。 后來,在不良帥馮昊的推薦下,賈興文加入到了劉霖麾下,成為了劉霖的一個謀士。 對于馮昊,劉霖自然是無比信任的。 二人曾經在西域一起并肩作戰過,可謂是有過命的交情。 馮昊推薦的人,自然不會差到那里去。 雖然跟賈興文相處的時間不長,但是劉霖已經漸漸發現了此人身上的優點。 賈興文最大的優點就是擁有著一顆赤子之心。 他沒有什么壞心眼,不論什么事情都能夠從大局出發去考慮。 僅僅這一點,就是十分難得的。 賈興文跟馮昊二人之間似乎私交也很不錯,賈興文時常會跟劉霖撩起在長安一些有意思的過往。 漸漸的劉霖發現賈興文這個人能處。 他不僅僅把賈興文當做是一個幕僚一個下屬,更多的是把他當做是一個朋友。 在這個世上能夠真正當做朋友的人是不多的。 如果有,那就一定要珍惜。 賈興文提到最多的一個人是趙洵。 之前劉霖也曾經聽馮昊偶爾提起過。 若是之前劉霖不會對趙洵感興趣,但是現在,趙洵已經是名滿天下的人物,劉霖對其的興趣是極大的。 “大都護,您召見我?” 在沙洲城官舍之中落腳歇下之后,劉霖就召見了賈興文。 “嗯,興文啊,坐吧。” 示意賈興文在他身旁坐定之后,劉霖端起茶杯微微抿了一口道:“說說趙洵吧,你認為此子最特別的地方在哪里?” 原本從軍之后賈興文是一個沉默寡言的角色,基本上很少會主動說話。 但是當劉霖提到了趙洵之后他就猛然間打開了話匣子。 “趙洵啊,趙洵真的是一個無比特別的人。如果一定要找到一點他的特別之處的話,我覺得是他的擔當。在面臨危險的時候,在面臨困難的時候趙洵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在面臨敵人的時候,趙洵總會沖在第一個。我這么說絕不是在謬贊他,而是跟他并肩作戰這么多年來的感悟。一個人總是要有擔當才能長久成長的。一個總歸是要有所求才能夠有所為的。趙洵絕對是一個值得深交的人。” 賈興文以往都會觀察劉霖的面色。 這是作為一名幕僚應做的本職工作。 如果連上峰都伺候不好的話,是無法成為一個好的幕僚的。 而要想伺候好上峰,首先要做的是弄清楚上峰腦子里想的是什么,弄清楚他思考的是什么。 只有弄清楚了這些,才能夠投其所好。 至于察言觀色,就更是重要了。 如果幕僚不能察言觀色,那距離被辭退就不遠了。 但是今天,在談及趙洵的時候,賈興文實際上并沒有做到察言觀色。 他侃侃而談,完全遵循的是自己的本能,他依靠著自己的本能將于趙洵的過往復述了出來。 現在想想他跟趙洵相處的每一個時刻都是值得好好回憶的啊。 那些美麗的瞬間值得定格。 “所以如果給你再來一次的機會,你還是愿意為了趙洵而辭官?” 劉霖是知道賈興文辭官的原因的。 當初趙洵斬殺魏王之后怒而辭官隱居終南山之中。 那時賈興文便下定決心也跟隨趙洵的腳步辭官。 既然趙洵都不屑做這個官,賈興文也不屑再去做官。 “是的,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還是會辭官。” “妙哉,妙哉耳。本將軍果然是收服了一匹千里馬。” 對賈興文的態度,劉霖可謂是十分的滿意。 歸根到底是因為賈興文重感情,講信義。 而作為一名謀士,能力尚且在其次,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信義。 “所以你覺得本將軍這次率軍前往安西,勝算有幾成?” 面對劉霖的質詢,賈興文先是保持了沉默。 隨后他清了清嗓子道:“敢問大都護,您指的勝是哪方面的勝?如果指的是固守安西都護府,保證安西片區的安靖,我覺得勝算至少有九成。如果是要收復西域三十六國,恕屬下直言。勝算應該不到五成。” 劉霖面露苦色,他倒是忘了賈興文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講實話。 既然劉霖接納了賈興文,使得他成為了自己的幕僚,那么他就要接受賈興文的優點以及賈興文的缺點。 目前看來賈興文的優點跟缺點是對半的。 “如果只有五成的話,本將軍還有必要堅守這個執念嗎?” 劉霖的狀態不是很好,情緒有些低落。 此時此刻,賈興文又恢復到了那個察言觀色的狀態。 “其實大都護不必如此憂心。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大都護可以全力而為一試之。至于是否能夠得償所愿,誰也不知道。但既然大都護心所在之,那么就一定要盡全力試試。趙洵曾經跟我說過一句話,那就是人生苦短,人這一輩子只有一次,一定要竭盡全力的去拼搏去奮斗,一定不能有絲毫的猶豫。否則是一定會留有遺憾的。” “呃...” 劉霖此刻聽到賈興文又主動提到了趙洵,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不過這似乎是一個好事情。 至少說明賈興文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 能夠有一個重情重義的謀士難道不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嗎? “所以你覺得本將軍應該去攻打西域三十六國?” “犯我大周天威者,雖遠必誅。” 賈興文接著吐出一句話來。 劉霖聽到這句話后渾身上下的肌肉都開始變得顫抖。 他嘴中默默的念著剛剛賈興文說的話。 “犯我大周天威者,雖遠必誅。犯我大周天威者,雖遠必誅...說的好,說的好啊。興文啊,你這句話真的是絕了。” “回稟大都護,這句話也是趙洵說的,屬下不過是拿來借花獻佛罷了。” “呃...” 一時間劉霖直是感到有些尷尬。 他實在沒有想到又是趙洵! 這個趙洵還真的是無處不在啊! “妙人,趙洵真的是一個妙人啊。能夠說出如此話的人,必定是一個有理想有報復的熱血男兒。本將軍佩服這樣的人。” 如果在人前說出這樣的話是很危險的。 畢竟明眼人都知道趙洵和當今天子的關系崩壞到了無法修復的地步。 佩服趙洵就等于是在打顯隆帝的臉! 當然了,此處沒有外人,賈興文又是劉霖的幕僚,所以他便能吐露心聲了。 “可惜這樣的人無法從軍,不然必定能夠為大周開創功業。” “大都護,屬下覺得趙洵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大周的百姓。趙洵守護的不是皇室,不是朝廷,更不是皇帝。他守護的是天下蒼生,是黎民百姓。眼下腐蝕者正自在攻打終南山。眾所周知終南山是大周的屏障,是長安的屏障。若是終南山失守,則長安必定失守。到了那時長安城的百姓就成了人砧板上的魚肉,隨時會任人宰割!趙洵不退,書院不退。在屬下看來,這是比投筆從戎更加好的選擇。” 賈興文一番話讓劉霖的神色一黯。 說的好啊,說的真好。 “是本將軍偏頗了。你就跟著本將軍好好干,本將軍必定保你個錦繡前程。至于那趙洵,就讓他以自己的方式守護天下蒼生吧。” ... ... “明允兄,明允兄,我又來了...” 小胖子旺財出現在了書院中,這可著實把趙洵嚇了一跳。 “旺財,你怎么來了?外面不太平,你這個時候來終南山不要命了?” “哎呀明允兄你就放心好了,我又不傻,若是真的有危險我怎么可能會來呢。” 旺財拍著胸脯道:“其實呢我是跟著青蓮道長來的。青蓮道長昨日不是回到青蓮觀嘛,我正巧在樂游原碰到了他,便求他把我帶回終南山,帶回了書院。” 原來如此! 聽到這里趙洵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旺財啊旺財,還真的是鬼機靈。 恩師青蓮道長吳全義確實在昨日回到了長安城。 只是沒想到正巧能夠碰到旺財。 旺財應該是軟磨硬泡外加投其所好允諾了恩師青蓮道長不少的好處,青蓮道長最終才同意將旺財帶回到終南山中的。 不容易,真的是不容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