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南道,寧州城。 在東海上擊潰了妖獸之后,書院弟子一時間成為了整個寧州城最炙手可熱的人。 大師姐蕭凝、二師姐劉鶯鶯以及竹林劍仙姚言,他們一時間風頭無兩。 “哈哈哈,是真的沒有想到啊,沒有想到幾位能夠如此輕松的就犁庭掃穴,將妖獸擊潰。” 寧州刺史萬彥毫無疑問是眼下最興奮的人。 “萬大人也不必如此興奮,因為我們只是暫時的將妖獸擊潰了,也遠沒有到犁庭掃穴的地步。” 竹林劍仙姚言苦笑著說道。 雖然他很不想直接打破萬刺史的幻想,但是事實如此,他又能怎么辦呢? 如果他不直接跟萬彥把事情說清楚的話,以萬彥的性格怕是真的會大肆宣傳妖獸已經族滅。 但是如果將來妖獸又重新冒頭了又該如何是好? 那不是等于在打自己的臉嗎? 此時此刻竹林劍仙姚言知道他必須要這么做,如果他不這么做的話,那之前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就白費了。 “呃...是這樣啊。” 聽到這里的時候,寧州刺史萬彥的臉上顯然露出了失望的情緒。 對他來說,這簡直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只要書院弟子沒有將妖獸犁庭掃穴,趕盡殺絕的話,妖獸們就有可能會卷土重來。 一旦妖獸卷土重來,到時萬刺史又該怎么辦? 一年多前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個時候萬刺史可以說是相當的悲催,剛剛上任不久就遭到了妖獸圍攻寧州城這種事情。 當時萬刺史滿腦子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堅守城門不出。 雖然他知道這多半是等死,但是總好過立即打開城門沖出去送死吧? 就在萬刺史萬般絕望,幾乎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時候,書院眾人到了。 那個時候萬刺史感到書院眾人簡直就像是一縷光照亮了他的世界。 一眾書院弟子開始搜山檢海,最大程度的將妖獸檢索了出來。 后來書院跟東海妖獸國之間還爆發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 在這場戰斗中,書院的發揮可謂是相當的完美,也沒有任何的短板可言。 那個時候萬刺史滿腦子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盡可能的褒揚書院,讓書院成為所有人的精神支柱。 可是后來書院還是離開了,萬刺史知道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也就沒有強留。 萬刺史知道書院遲早是會走的,他要做的就是在書院離開之后盡可能的守住書院打下來的優勢。 但是即便是這點萬刺史也沒有做好。 因為在書院眾人離開之后不久,妖獸們就死灰復燃了。 這些家伙是相當的兇殘,在很大程度上對萬刺史所在的寧州城構成了相當大的威脅。 萬刺史只能一邊向朝廷求援一邊向書院求援。 讓他萬念俱灰的是,他向皇帝陛下呈遞的奏疏如泥牛入海一樣杳無音信。反倒是書院派出了援兵。 這讓他不由得感慨萬千。 他雖然是朝廷命官,可到頭來能夠依靠的還是只有書院而已。這真的是一種諷刺。 “諸位,能否給本官一個準話,這妖獸到底能否除干凈?本官沒有其他的意思,也沒有質疑各位能力的意思。本官只是覺得,如果不能夠將妖獸們徹底鏟除的話,這些家伙還是有可能隨時卷土重來的。要是這樣的話,對寧州城的百姓、對江南道的百姓可是十分危險的啊。” “你這話是什么意思,難道我們就不想把妖獸斬草除根嗎?可是情況你也看到了,當下的情況妖獸們隨時有可能隱藏起來。只要他們往深海里那么一鉆,我們能有什么辦法?” 二師姐劉鶯鶯這個時候有些聽不下去了。 她們在前線拼死拼活的跟妖獸死戰,這個家伙倒好,只是會在這里說一些風涼話。換做是誰能夠忍得了啊。 一開始的時候劉鶯鶯對萬刺史的觀感還是很不錯的,但是現在一來很好的觀感都已經敗的差不多了。 “呃...” 萬刺史被劉鶯鶯懟了一番,心情自然是不會很好的。 此時此刻,萬刺史確實有些懵了。 他不知道這個時候他該說些什么好。仿佛不管他說什么都不是很合適的樣子。 “鶯鶯,不要這么多萬大人說話!” 姚言拉了劉鶯鶯手臂一下,小聲提醒道。 “你拉我做什么,我說的有任何的不對嗎?” 劉鶯鶯的眼神凌厲,氣勢可謂是十足。 姚言本來就是妻管嚴加耙耳朵,劉鶯鶯一起勢她的氣勢立刻就弱下來了。 “呃...罷了罷了,我不說了就是。” 見二人起了矛盾,萬刺史很是無奈的清了清嗓子咳嗽道:“二位不必因為本官起爭執,本官仔細想了想,本官確實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接下來還請二位能夠多多指教。” 萬刺史一下子將姿態擺的這么低,反倒是弄得劉鶯鶯和姚言十分的不好意思了。 尤其是劉鶯鶯,她剛剛的語氣那么的沖,懟的萬刺史是一連面子沒有,灰頭土臉好不狼狽。 這種情況下,萬刺史還能夠放低姿態如此對她,她是沒有想到的。 “萬刺史,這件事我看要不這樣吧。你也不要干涉我們的行動,我們也不會去勉強你做事。這樣大家相干無事是最好的。妖獸的事情我們書院肯定是會盡最大的努力去管的,也肯定是會管到底的。所以這方面你不必擔心。” 這個時候大師姐蕭凝就站出來了。 作為書院大姐大,她知道這個時候她必須要做點什么,要不然的話任由局勢發展,可不是鬧著玩的。 “呼...” 深吸了一口氣之后,劉鶯鶯努力的使得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 大師姐說的沒有任何的毛病她也是認得。 可現在關鍵問題就是萬彥萬刺史他認不認? 要是萬彥不認的話那她之前所說的話又有什么意義呢? 見所有人都在盯著自己看,萬彥萬刺史此刻直是感到尷尬極了。 輕輕咳嗽了兩聲掩飾自己的尷尬,萬彥無奈道:“好吧,那就依著幾位先生所言,我們兩不相干。但是還請各位能夠看在寧州城百姓,江南道百姓的面子上一定要盡可能的將妖獸鏟除干凈。” ... ... 對顯隆帝來說,舉行大朝會確實已經變成了相對很陌生的事情。 他已經有多久沒有舉行過大朝會了? 顯隆帝自己也有些記不清楚了。 但是,幾個月,一年? 總之這個時間確實是已經很久了。 這么久的時間沒有舉行大朝會,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會隨之而發生很大的變化。 別看顯隆帝是皇帝是天子,但實際上要想保證擁有一個完美的狀態來舉行大朝會,其實還是需要日常的訓練的。 皇帝也是人,既然是人就要承受這些。 如果沒有能夠堅持日常訓練這些的話,那接下來很可能面臨極為尷尬的狀況。 比如說現在。 顯隆帝竟然覺得有些拘束,有些局促。 甚至有一些不安感。 要知道在十幾年前,這可是他最為自信的環節啊。 身為皇帝身為君王,坐北朝南接受百官的朝拜。 這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嗎? 可是現在顯隆帝卻發現他很難面對這些,很難保持完美的狀態。 這到底是為什么? 一時間顯隆帝確實覺得有些疑惑不解。 僅僅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顯隆帝確實非常的不適,但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是因為長時間不規律的休整?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 顯隆帝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上朝了。 他當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不上朝,只是不再舉行那種所謂的大朝會,而是盡可能的保證通常意義上的小朝會。 在小朝會上,顯隆帝只會去召見他想要召見的臣子,只會召見他想要面授機宜的臣子。 除此之外,顯隆帝絕不會多召見一個人。 這樣長時間的習慣導致顯隆帝在面對大場面的時候會略微的顯現出自信心不足的情況。 一旦出現了自信心不足的情況,接下來就會催發出一系列的問題。 對一般人而言,自信心不足尚且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何況于對皇帝跟天子? 對一名君王而言,自信心不足確實是極為致命的,這會間接的導致皇帝變得疑神疑鬼,認為身邊的人都有加害他的想法。 而一般強勢自信的皇帝就絕不會這么想。 因為在這些強勢自信的皇帝看來,他們的手中掌握著絕對的權力,他們能夠把控自己的人生。 顯隆帝有些不敢相信有朝一日自己也會面臨這等窘迫的場景。他嘗試了很多次,但仍然不敢相信這一切。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這一切是怎么發生的? 此時此刻,顯隆帝是真的很絕望啊。 但是即便此時此刻顯隆帝的心情再絕望,他也不可能不去上朝。 大朝會的事情是他親自定下來的,如果這個時候顯隆帝不去上朝,無論如何也有些說不過去。 所以顯隆帝現在必須要好好的醞釀一番情緒,將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 這個時候如果顯隆帝搞什么心態,那搞的其實是他自己的心態。 “呼...” 顯隆帝長長吐出一口濁氣來。 “來人啊,給朕更衣。” 雖然心中多少還是有一些局促和不安,有一些畏懼的情緒的,但是顯隆帝知道這個時候他還是必須要努力的去適應自己的角色。 他的角色是君王,那就要有一個君王的樣子,那就要拿出一份屬于君王的擔當。 沒有這份擔當的話,用不了多久顯隆帝就會變得讓人厭惡,讓人生厭。 不僅僅是他身邊的人,還有滿朝文武,還有天下萬民。 所以顯隆帝無論如何也要好好的調整自己的情緒。 情緒調整是一整個過程,也許一開始的時候并不會有那么的順利,但是只要努力的去調整總歸是可以看到希望的。 此時此刻,顯隆帝必須要克服來自于心里的情緒,盡可能的做到一名君王該做的事情。 皇帝更衣在皇宮中屬于頭等大事,也有著一套極為繁瑣的流程。 具體涉及到了內侍監、尚衣局等多個機構。 如此多的機構重合在一起,就是為了一件事,那就是幫皇帝把衣服穿好。 聽起來多少有一些滑稽對吧? 但事實上這就是這些機構的職責所在。 事實上皇宮之中這種類似的機構相當之多,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這些機構都會發出相當重要的作用。 對顯隆帝而言,他早已習慣于這種萬眾矚目,成百上千人簇擁的感覺。 因為在他看來,他就是帝國的中心,所有人都要緊緊的圍繞著他旋轉。 久而久之,顯隆帝就真的以為這些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但實際上,并不是如此。 在這個世界上遠沒有什么是理所當然的。 人們之所以以為這些是理所當然的,是因為他們已經適應了。 但是適應的東西不見得就是合理的,適應的東西不見得就是對的。 但是顯隆帝卻不會去管這些東西,他只會滿足于自己的欲望,滿足于自己的權力心。 “動作迅速一點,不要那么的磨嘰。” 顯隆帝對于宮女太監們的手速很不滿意。 通常來說,皇帝參加大朝會所穿的朝服需要大量的時間才能夠穿戴整齊。 而常服的穿戴則相當簡單的多。 如果顯隆帝今日只是要穿戴一套常服,只是要在宮里隨便走走的話,那宮女太監們肯定會輕松的多,完成的速度也會快的多。 可惜顯隆帝今日要參見大朝會,所以必須要穿朝服。 這就沒有什么可說的了。 要知道朝服可是相當內卷的服裝,基本上一套穿下來,宮女太監們累的大汗淋漓,皇帝也得累的夠嗆。 畢竟雖然不用他親自動手穿,但是得伸開雙臂各種動作配合著,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所以對顯隆帝而言,當下略微催促兩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他這一催可是嚇壞了給他更衣的宮女太監。 這些宮女太監常年伴在君王左右,對于顯隆帝的脾氣秉性那實在是太了解了。 這位皇帝陛下到底是個什么德性,他們簡直太清楚了。 真要是惹惱了皇帝,他們的小命都有可能會不保。 “罷了罷了,你們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吧。” 此時此刻,顯隆帝顯然也注意到了這些宮女太監情緒的變化。 這些家伙若是太過緊張,那肯定會更加影響整體的狀態。 所以顯隆帝無奈之下只能寄希望于這些宮女太監的動作能夠迅速一些,至少不要像是現在這么慢。 這么慢的話,顯隆帝是真的有些扛不住了。 畢竟現在顯隆帝的年紀已經大了,年紀大了以后精力跟體力都大不如前。 如此一來,會遭遇的事情也會隨之變多。 顯隆帝更加希望自己能夠牢牢的掌握自己的節奏,不希望被別人把節奏帶偏太多。 要不然的話,那可真的是一件相當讓人感到沮喪的事情。 顯隆帝并不是一個矯情的人,但是對他而言,必須要做到隨心所欲,才能夠體現到一個人間帝王的威嚴。 若是什么都被臣子甚至奴才們操持,那他當得這個皇帝還算個屁? 顯隆帝當然不希望一切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所以他會刻意的有意的調整自己的情緒,以此來改變身邊的人。 只有把他身邊的人改變了,接下來顯隆帝才能夠好好的去改變朝中的臣子。只有改變了朝中的臣子,顯隆帝接下來才能夠去改變天下人。 可以說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步都相當的重要甚至可以說是分外的重要。 要是有哪怕一步沒有走好的話,都會有極為嚴重的后果。 顯隆帝是在親手下一盤棋,是在親自布一個局。 局的好壞,都由他一個人來決定。 而那些其他的家伙基本上都是棋子,只能任由他的擺布。 甚至在顯隆帝看來,袁天罡和慧言法師也是他手中的棋子,只是這兩個人不知道而已。 一旦他們適應了這樣的節奏,就能夠很好的證明這一點。 終于,在經過了極為漫長的等待之后,顯隆帝的朝服穿好了,戴上帝王的冠冕之后,顯隆帝一瞬間又回到了當年剛剛登基的時候那個意氣風發的狀態。 人間帝王是至尊,能夠達到這個地步,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幾乎每個帝王在即位之初的時候都是有著雄心壯志的。 但是后面很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而發生了變化,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改變了初衷。這些都是相當正常的。 就拿顯隆帝來說,曾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顯隆帝很難保證自己處于一個興奮的狀態,他仿佛對所有的事情都提不起興致來,整個人一副病懨懨的樣子。 御醫自然是來看診過的,但是也說不清楚個子丑寅卯來。 顯隆帝那段時間簡直是心灰意冷,整個人的狀態是差極了。 但是顯隆帝十分的清楚,他會好起來的。 因為他是受到上天庇佑的人。 最終的結果也恰恰證明了這點,顯隆帝最終還是好起來了。 雖然整個過程會稍稍顯得有些曲折,甚至是顯得有些令人絕望,但是顯隆帝還是好起來了。 自那以后,顯隆帝就認為自己絕對沒有任何過不去的坎。 對顯隆帝而言,只有他愿不愿意去做的事情,而沒有他能不能夠做的事情。 對顯隆帝而言,要想達到他命運之中最關鍵的事情,那就是長生永生了。 而達到這個目的的途徑目前為止顯隆帝也找到了,那就是飛升。 這要比吃什么丹藥求長生要靠譜的多。 丹藥會很容易讓人產生依賴性,會很容易讓人產生惰性,會很容易讓人產生嗜睡性。 總而言之,這么多年來顯隆帝服用丹藥之后非但沒有身體變好的情況發生反而是身體越來越差了。 顯隆帝自己對此當然也是有感觸的。 所以他并沒有急著要跟袁天罡更深入聊的意思,而是盡可能的跟慧言法師打成一片。 因為顯隆帝很清楚,在長生永生這件事上明顯慧言法師更加能夠幫到他。 顯隆帝是一個無比現實的人,誰能夠幫到他他就會跟誰好。 目前來說,很顯然是慧言法師對他的幫助更大。 所以顯隆帝才會漸漸的書院袁天罡。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當了幾十年帝王,深諳制衡之道的顯隆帝目前能夠很好的把握這一切,所以他能夠最大限度的處理好道門跟佛門,袁天罡跟慧言法師之間的關系。 哪怕現在顯隆帝是更加親信慧言法師的,但是他也不可能一腳將袁天罡踢開永不敘用。 對顯隆帝而言,慧言法師所做的一切,跟袁天罡所作的一切其實本質上都是沒有什么區別的。 他們都是在為自己的宗門謀福祉。 而顯隆帝對于二人的定義也是一樣的。 顯隆帝認為袁天罡跟慧言法師都是他的頂級護衛和打手。僅此而已。 此時此刻,顯隆帝無比的堅信這一點,他很清楚只有順利的讓慧言法師跟袁天罡之間保持競爭對他才是最有利的。 二人之間只要存在著競爭關系,顯隆帝就是最吃香的。 因為二人想要的東西目前只有顯隆帝能夠給到他們。 顯隆帝能夠給到他們,顯隆帝也能夠選擇不給。 所以到底要怎么做,都是顯隆帝一個人決定的。 顯隆帝無比的希望二人能夠爭斗的更加明顯一些,更加兇狠一些。 這樣顯隆帝在發揮的時候就能夠更加的體現出優勢,能夠更加的強勢。 顯隆帝才是主宰天下人命運的存在,其他人與之相比都得靠邊站。 這一點顯隆帝無比的清楚他也堅信自己絕對可以笑到最后。 書院?山長?聞屁吃去吧。 這一次雖然書院戰勝了腐蝕者,但是在顯隆帝看來不過是書院的運氣好。 但是運氣這個東西是不可能次次都好的。 一旦有一次運氣出現了問題,那書院的末日跟浩劫就來了。 顯隆帝無比確信這一點,他也相信用不了多久之后書院就會迎來一波災難。 到了那個時候顯隆帝要做的也很簡單,那就是落井下石。 ... ... 在含元殿舉辦大朝會從來都是一件大事。 對文武百官們來說,他們要做的就是在天還沒有亮的時候就早早的起床前往上朝的地點候著。 之所以要這么早的起床,是因為要保證有足夠的時間來排隊。 畢竟大朝會和一般的朝會不同,凡是六品以上官員都有資格參加。 去的人多了之后難免位席就難排了。 如果再沒有充足的時間的話,那確實是相當的難搞。 “呼...” 早晨的含元殿外早已有著不少身著朝服的官員們在這里排隊。 對他們而言,能夠穩穩的占據到一個好的位置是相當重要的。 不然還要來來回回的折騰,反反復復的折騰。 這可不是他們能夠承受的。 “呼...” 清晨寒氣還是很重的。 對于這些早起的朝臣官員來說,在這個時候要保持溫度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停的往手上去哈氣。 只要哈的氣足夠的多,那么就能夠保溫。 這一點小小的技巧,其實很多人都會都有運用。 “你們說,今日陛下為何突然舉行大朝會啊。” “哎呀,這個我們怎么會知道,何大人,你不是消息靈通嗎,連你都不知道?” “話可不能這么說啊,什么消息靈通不靈通的。即便是消息再靈通,那也不可能知道陛下身邊的事情啊。” “也是啊,不過我怎么聽說最近有一個什么西域使團抵達長安。你們說說看,陛下突然宣布舉行大朝會會不會跟這件事有關?” “嗯,我覺得有關的可能性相當的大。陛下本來相當厭惡大朝會的,能夠讓陛下心甘情愿的舉行大朝會,在我看來很可能就是因為這西域使團抵達長安。” “嘖嘖嘖,要是這么看的話那確實說的通了啊。不過在這個節骨眼上西域使團抵達長安,怎么看都有些不趕巧啊。” “這話怎么說的,有什么趕巧不趕巧的呢?” “嘿嘿嘿,咱們明眼人都知道的事情,有什么好避諱的呢。終南山的事情諸位大人不會都不知道吧?” “終南山有什么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