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幽靈國際,這是一個無比浩大的工程計劃,而且黎川也無法對外尋求幫助,這一切可以說都是靠自己一己之力來完成的,其中的難度無可想象。 兩年的時間過去了,這個計劃似乎也只是開了個頭。 接下來的時間,黎川為打造“幽靈艦隊”而潛心閉關,整支艦隊的武器裝備都需要他一個人來設計完成,好在有小木的幫助,她的存在可以頂一個數百人級別的頂尖開發設計團隊,倒也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而在這兩年的時間里,華盛集團也是迎來了高速的發展期,全球化進程也是更進一步。 目前為止,華盛集團的主營業務有:花生網、華盛電子、華盛制藥、華盛重工。 集團公司最賺錢的業務當屬華盛制藥,價格昂貴的夸張的納米克療藥物至始至終都是處于供不應求的階段,每年都會為華盛集團穩定創造超過3500億美元的海外收入,實際上海外市場完全可以再增加1000億美元的收入,不過華盛集團有意的控制納米克療藥物的產能來維持供不應求的高利潤。 這3000多億美元的收入是海外市場,內地市場也為華盛制藥帶來了1200多億美元的收入,總的加起來便是4700億美元,華盛制藥的斂財能力簡直突破了天際。 其次便是華盛電子,這家子公司主要擁有兩個業務板塊,一個是智能手機業務板塊,這是華盛電子最賺錢的業務,去年全年為公司創造了2350億美元的營收,利潤798億美元;其次便是石墨烯材料的銷售業務,去年全年為公司創造了887億美元的收入,凈利潤126億美元。 相比較手機業務的高利潤,石墨烯材料相對來說利潤太低了,這是行業特性,任何基礎材料領域的利潤都不如終端消費品,這也是為什么諸如亞馬遜、臉書那些互聯網科技巨頭的市值動輒5000億美元以上,而像英特爾之類的科技公司,市值卻維持在兩千多億美元,高通市值700多億美元,幾乎矮了一個不止一個身位。 但也千萬不要懷疑這些科技公司的影響力,作為高科技產業的上游供應鏈,就說高通,當年老美對華夏人的一家科技公司搞了一波中斷芯片供應的手段,差點讓該公司面臨“休克”的危機。 任何企業不論他的體量是數千億級別、千億級別,哪怕是百億級別,只要這家企業是一行頂尖,就有行業的主導權和無與倫比的權勢地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