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很多人都對這個情節看得云里霧里,覺得邏輯不通,這里系統化的解析一下昭靈的這個設定。 這個單章主要回復一些感興趣但有疑惑不能理解的書友,可以看下去,理解的或者無所謂的書友們可以直接略掉,因為篇幅有點長,5000字,不過反正是免費字數。 首先要確定幻夢世界的四大關鍵的基本概念: 1、時間線。幻夢世界時間線與現實世界時間線,兩條獨立的時間線。 2、交互。兩個世界的運行規律是不一樣的,當以人為紐帶實現兩界交互的時候,會產生神奇的東西。 3、包含關系與終極概念改寫。幻夢世界可以任意修改邏輯定義(這條超級重要)。 4、參考系。選定一個目標作為參考系,該目標參考系則相對處于“現在時刻”或者說“現在進行時”。 (這四個基本點很重要,沒有以上概念就無法解釋) ———分割線——— 截取兩個明顯的爭論點。 爭論1:不能見到先祖或后輩,截取一位書友的原文解釋:“我進去幻想世界,但是我一分鐘后要死了,那么你不可能遇得到一分鐘后進來的人,因為幻想世界的時間線是一樣的,所以不可能遇見子孫的問題” 爭論2:時間比例1:無窮。那么我只會永遠生活在單機中。 ———分割線——— 關于第一個爭論,我想這個書友可能搞錯了時間線,現實世界的時間線是一樣的,但幻夢世界的時間線可以允許多條并行,也可以無序,怎么都可以,為什么忽視終極概念改寫這個至高定律?參考基本概念3的表述,所以幻夢世界的時間線可以一樣,但也可以不一樣。 好,根據那位書友說的作為切入點,【一分鐘后要死了,那么不可能遇到一分鐘后進來的人】針對這句話,同樣還是那句話,為什么又一次忽略幻夢世界的終極概念呢?我們換個角度來看,把“外祖母”選作為參考系,相對于“我”就是未來人,因為“我”是后來才出生的,相對于年輕的“外祖母”乃至她還是單身的時候來說,沒有出生的“我”就是未來人,能理解吧?這個應該不難理解(參考系,四個關鍵基本點之一)。 好,“外祖母”進入幻夢世界了,“我”也進入了幻夢世界,注意這里的參考系,相對于“外祖母”而“我”就是作為未來人進入幻夢世界,說明這是一件必然發生了的事情。 那么“交互”發生作用了(交互,四大關鍵基本點之一),第一次交互是以“我”為紐帶進行兩界交互,記住,因為現實世界對“我”通過接受意識欺騙,進入到了幻夢世界,在這里“我”是兩界交互的紐帶,是第一次。 完成了第一次交互的前提,才會進而發生第二次交互。 第二次“交互”則是以“幻夢世界”為紐帶,實現過去與未來之間的交互,載體就是現在人與未來人之間的交流,也就是“我”作為未來人與“外祖母”作為過去人之間的交流。 那么第二次交互的紐帶是“幻夢世界”,這個時候基本概念3終極概念下,可以在幻夢世界進行任意的邏輯修改,那么自然包括了可以通過幻夢世界這個紐帶實現現在人與未來人之間的交流了,也就是“我”與“外祖母”。 那么不論這個人是現在人還是未來人,他進入了幻夢世界就意味著屬于幻夢世界的一部分了,也就是紐帶的一部分了,也包含了進去。 那么跟一分鐘死后不可能見到一分鐘后進來的人,又有什么關系?時間比例不同又有什么關系?完全不會受其影響。正因為終極概念主宰下的幻夢世界可以隨意修改,所以才會有不同的時間比例。 什么情況下見不到“外祖母”呢?只有“我”從始至終都沒有進入過幻夢世界,以及我不愿意見外祖母,才不會見面,反之,外祖母不愿意,你也見不到他,還有一種就是系統強制干預,但這些都需要就事論事,而且即便是系統強制干預,也基于第一次交互這個前提,也就是進入幻夢世界。 ———分割線——— 關于第二個爭論【時間比例1:無窮。那么我只會永遠生活在單機中,而且需要一個獨立的服務器。】 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呢?為什么把又包含關系與終極概念這兩個幻夢世界至高定義給忽略了呢? 時間比例1:無窮,那是“我”與幻夢世界之間的相對關系,“他”的時間比例1:100是“他”與幻夢世界之間的關系,而“我”和“他”都在同一個幻夢世界,為什么是活在單機中呢? 可能有人就會想到新的疑問,現在的幻夢世界,與未來的幻夢世界,未來與現在同時出現在一個世界,那是兩個時間維度下的人啊,他們就像兩條平行線,永不相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