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刺客-《大魏督主》
第(1/3)頁
國公府大火。
將整個國公府上下,燒的一干二凈。
國公府里的那些人,全部都死了
一個不剩。
這件事。
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
天。
是陰沉的。
日頭像是被一層黑色的紗給從外面籠罩住。
整個長安城都因為這種籠罩,而顯得有些黯淡。
這氣氛,自然也是壓抑的。
街道上沒有了那些歡笑,也沒有了那種熱鬧。
即便是最為繁華的那四條大街,也是變的有些壓抑。
商鋪的門口,都掛著白紗。
以告慰徐國公在天之靈。
客人們比往日少了很多,只有零星的人在街道上出現。
但他們也很少有買東西的。
都只是匆匆而過。
商販貨郎等等,都是守在自己的攤位前,神色蕭索。
沒有人出聲招攬客人。
好像都得到了某種命令,沉默不言。
這種沉默,從長安城的門口,延伸到了長安城的深處。
今年的第一場秋雨。
淅淅瀝瀝的降落了下來。
雨下的很小。
但卻同樣帶著秋日的冰冷。
好像是這天,都在哭泣一般。
國公府所在的那條街。
已經完全的擁堵了。
從里到外,密密麻麻的擠滿了人。
有長安城的百姓,還有朝廷的官員,甚至還有一些江湖人,青樓妓院的女子,乞丐等等。
什么人都有。
他們自發的進入了這條街道。
注視著國公府。
并有秩序的上前祭拜。
絲毫不混亂。
有的人,還在國公府的門口前,放上了一朵百花。
有的花是真的。
有的花是用白紙折出來的。
浠瀝瀝的雨水像是絲線一樣,慢慢的落在那一大片密密麻麻的白色之上。
將這種悲哀和心痛,擴散出去。
這場火燒的很大。
而且很劇烈。
又是在夜間出現的。
水城司的人根本沒來得及滅火。
等他們趕到的時候,國公府已經是滿目瘡痍。
殘垣斷壁。
原本的輝煌和莊嚴,都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便是那一片焦黑。
那座大門。
已經是裂開了。
整個左面的一扇完全被燒成了灰燼,右面的一扇,坍塌在地上,有一半燒毀了。
門板的輪廓邊緣,全都是燒黑的痕跡。
剩下的一半門板上,那些漆皮也因為被燒過,而顯得斑駁一片。
視線朝著里面看去。
也都是焦黑。
還有凄涼。
“國公爺,是個好人。”
“咱們能有今日,這座國公府功不可沒。”
“愿國公爺一路走好。”
有人在心里默念。
雨似乎是有變大的跡象。
雨滴開始從細線變成了米粒般大小。
雨滴落在屋檐上,落在地上,落在臉上,發出劈里啪啦的聲音。
人們的頭發,衣服,都是陸續的被打濕了。
但是這人群依舊這樣有條不紊的移動著。
沒有人慌亂。
也沒有人推擠。
更沒有人打傘。
人們就這樣站在冰冷的雨和風之中。
繼續拜祭。
“一會兒,要給國公爺磕三個頭。”
人群里有一個婦人,牽著一個孩子。
女孩兒大概有六七歲的樣子,頭上扎著兩個馬尾。
男孩只有四五歲的樣子。
還穿著開襠褲。
女孩兒是昨天得到撥浪鼓,又得到了玉佩的趙扶搖。
男孩兒,是女孩兒的弟弟。
這婦人自然就是他們姐弟的母親。
昨天晚上。
這婦人看到了女孩兒手中的玉佩,大驚失色。
她原本是一位大家閨秀。
后來嫁到了這長安,丈夫從軍而去,便一個人拉扯著兩個孩子。
她是有些文化的。
所以,認得這塊玉佩上的字跡。
大魏忠良。
這四個字,還有這玉佩的樣式。
讓她明白了這玉佩的來歷。
玉佩,乃當朝皇帝御賜給國公府的東西。
忠良佩。
相當于丹書鐵券。
免死金牌。
哪怕是犯了謀反之罪,也能夠免去誅九族之罪,只需要罪魁禍首伏法便可。
婦人仔細詢問了趙扶搖得到這塊玉佩的經過。
她覺的可能是誤會。
原本想著,第二日的時候,就來這國公府,將這枚玉佩還回去。
但她隨后不久。
便聽到了國公府失火的事情。
她這時候,是帶著一雙兒女前來祭拜。
“磕頭。”
很快,輪到了這一位婦人,還有這一對兒女。
她帶著趙扶搖,來到了國公府的門前。
然后送上了三朵百花。
他的丈夫在遼東軍。
戰功不少。
如今已經做到了校尉的職務。
所以,俸祿也是不低的。
她的花便是花了銀子買來了,新鮮的白菊花。
母女子三人,分別將百花放在了這一片花海里面,然后,婦人帶著兩個孩子跪了下去。
地上的雨水已經積攢了一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漳县|
天长市|
林西县|
安泽县|
虹口区|
万盛区|
平远县|
南雄市|
胶南市|
三门县|
宿松县|
肥城市|
灯塔市|
布尔津县|
肥城市|
灵石县|
曲周县|
房产|
满洲里市|
乌拉特中旗|
江门市|
江达县|
神农架林区|
建湖县|
台前县|
巴林右旗|
阜南县|
伊吾县|
双流县|
唐海县|
公安县|
肇庆市|
襄汾县|
盐亭县|
秦安县|
双柏县|
开江县|
类乌齐县|
贺州市|
城口县|
乐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