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回宮-《大魏督主》
第(1/3)頁
御書房。
秋高氣爽。
整個長安城里都彌漫著明媚以及那種讓人心情舒暢的涼爽。
御書房里也是一樣。
武成皇帝靠在龍椅上,窗外的陽光正投射到屋子里面。
恰好是有一半落在了武成皇帝的身上。
那種感覺。
好像是這老皇帝一半在光明,一半的昏暗。
光明里,已經蒙塵。
那些灰塵正在隨著風慢慢飄蕩。
老皇帝手中端著一杯茶,時不時的放在嘴邊兒抿上一口。
這已經不是遼東送過來的那種延年益壽的參茶。
而是武成皇帝最喜歡的蜜茶。
反正壽命只剩不到三年。
再養生也是每什么用處,他在這方面已經是不怎么在意了。
老皇帝喝茶的時候,下面跪著的陸行舟,則是在講述這一路的經歷。
包括玄機閣馮謙益的竭盡全力。
包括王氏的忠心。
石泉黃沙匪。
漢中盧家。
以及滄江口的徐盛容等等。
一路上的經過,其實武成皇帝已經從一些探子口中聽到大概。
但從陸行舟口中再講一遍。
卻又是一種不同的意味。
畢竟。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立場。
立場不同。
所說出來的話,即便是同樣一句話,感覺也不同。
“一路辛苦了。”
陸行舟一直從大概正午的時候,講到了將近黃昏。
當照耀在武成皇帝身上的那一抹陽光從炙熱變成了殷紅,空氣里也多了一絲涼意的時候。
他終于是講完了。
武成皇帝輕輕的嘆了口氣,身子往前傾了一些,居高臨下看著陸行舟,道,
“若非你這一計,朕不可能把長安城收拾的這么服服帖帖。”
“為陛下做事,是奴才的福分。”
陸行舟深深磕頭,感激的說道,
“天佑大魏,天佑陛下!”
“大魏朝將長盛不衰,盛世綿延。”
哈哈!
武成皇帝聽著這句話,忍不住開懷大笑。
陸行舟從外面走了一遭回來,感覺整個人散發出來的這種氣勢,也有些不同了。
以前有一種歇斯底里的瘋狂。
現在,多了些平和。
也多了些柔軟。
那眼神兒和舉止之中,也更多了幾分胸有成竹。
進步顯然不少。
“蜀線,你算是從頭到尾走過了,說說你打算怎么處理他們吧。”
武成皇帝往后靠了靠。
向著后面擺了擺手,然后陳暮會意,走到了老皇帝的身后,雙手開始慢慢的給老皇帝按捏起了肩膀。
如今。
老皇帝壽元已定,他也不需要再用自己的內力給老皇帝孕養了。
他的實力也開始恢復著。
一邊按捏。
陳暮一邊看向了陸行舟。
他知道,老皇帝的這個問題,拋給陸行舟,是一種試探。
也是一種考驗。
因為。
這一路陸行舟表現驚人。
老皇帝非常滿意。
接下來就是要徹底放權,徹底讓東廠為所欲為了。
那么。
他需要知道陸行舟心里的底線。
或者說是,準則。
“蜀線一路。”
“奴才認為該當如此。”
陸行舟早就預料到會有這個問題,他略微沉吟了稍許,將原本已經組織好的語言,又是在心里過了一遍,然后說道,
“固城王家,對陛下忠心耿耿,當以扶持為主。”
“且可放心扶持。”
“王氏年歲已高,雖入先天,卻不過五六十年而已。”
“王家無可用之人。”
“所以,王氏乃無根浮萍,無論多么權勢浩蕩,王氏一死,王家都將土崩瓦解。”
“陛下只需要在王氏崩盤之前,找到新的人維持固城局面。”
“便可。”
“此不難。”
“其二,石泉。”
“當務之急,應即刻選有能之官員上任,清理杜相文,嚴從虎之流留下的爛攤子。”
“至于黃沙匪開山劈林之舉……”
“此舉雖然功在千秋萬代,但卻不可操之過急。”
“且朝廷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奴才之見,順其自然。”
“其三漢中盧家。”
“盧家自斷手腳,撤出漢中,退入廣元,又允許天下人進入蜀中,此乃大好開局。”
“此情況,持續個三五十年,相安無事,怕是沒有問題的。”
“奴才覺的,和盧家達成協議,不錯。”
“其四,玄機閣。”
“玄機閣那卓天南,勾結譽王謀反,證據確鑿,若非其養女馮謙益暗中幫忙,最終又是在滄江口,將自己所有的江湖高手調遣出來,幫助奴才逃脫,奴才可能……”
“呼!”
嘆了口氣,陸行舟聲音里也多了幾分殺意,道,
“盧家雖反,但卻依舊可用。”
“所以可不除。”
“但玄機閣卻是對朝廷民生都絲毫無用,奴才之見,趁機鏟除。”
“毀其根基。”
“哪怕是再交給馮謙益,這玄機閣也只剩下個空殼子了,不足為懼。”
“以上,乃奴才拙見。”
說完,陸行舟再度磕頭,等待著武成皇帝的回答。
“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涿州市|
喀什市|
壤塘县|
宽甸|
抚宁县|
宽甸|
高要市|
宁城县|
黑龙江省|
延川县|
西畴县|
龙海市|
称多县|
海原县|
瑞丽市|
祁东县|
准格尔旗|
容城县|
禹州市|
河曲县|
金沙县|
南开区|
定边县|
金溪县|
沐川县|
房山区|
宁津县|
吉林市|
商丘市|
黄浦区|
万山特区|
永泰县|
利辛县|
响水县|
余干县|
平果县|
宜兰市|
大港区|
星座|
伊宁市|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