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輯 一個真實的西周-《中華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第(1/3)頁

    ●太伯讓王建吳國

    《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朝太王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少子季歷。太伯是太王長子,按照古代傳位給長子的傳統作法,他是理所當然的國君繼承人。但季歷是個非常賢明之人,而且其子姬昌(即后來的周文王)也深受古公亶父的喜愛。《史記》記載,古公亶父曾說:“我們國家在這一代就要出現能使我們興盛強大的人才了,除了姬昌還能有誰?”

    太伯看出父親有意傳位給三弟季歷,以便將來讓姬昌繼位,并且侄兒姬昌的確有超人的才能,非常人能及。因此,太伯決定主動把繼承權讓給季歷,并囑咐三弟,好好培養自己的兒子姬昌,為周族開創出一番偉業。待到古公亶父意欲退位,打算傳位的時候,太伯和季歷都堅決推辭,誰也不肯接受王位。

    最后,太伯為了斷掉別人擁立自己為王的念頭,毅然帶著二弟仲雍離開周地,趕往遠離家鄉的東南蠻荒之地,并斷發紋身,遵行當地人的生活習俗。周部族的人見太伯意志堅決,就只好奉季歷為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太伯讓王”的故事。太伯雖身處蠻夷之地,但能夠與當地人打成一片,漸漸在吳地建功立業,被擁立為王,國號“吳”,是為吳國始祖。

    ●周季歷開疆辟土

    周和商很早就發生了關系。武丁時的卜辭中有“令周侯”和“璞(伐)周”的記載。《易經》中載武丁伐鬼方,周人也參加,并因戰功得到商的賞賜。這些史料說明了周至晚在武丁時已接受了商王朝邊侯的封號。

    季歷即位后,繼續發展生產,周的實力日益增強。當時商王是武乙。武乙曾經授予季歷征伐大權,以輔助殷商征討四方。季歷率領軍隊向西滅程(今陜西咸陽)、向北伐義渠(今寧夏固原),并活捉了義渠首領獻給武乙。

    到了武乙之子文丁為商王時,任命季歷為“牧師”,即諸侯的方伯首領,讓他執掌商朝西部地區的征伐重權。有了征伐之權,出師有名,季歷開始大舉出兵,降服始乎之戎、翳徒之戎等部落,聲威大振,附近諸多部族紛紛主動來投,周部族實力得到了迅速增長。

    當然,季歷在位期間,主要進攻的目標都是山西境內的北方部族,他們雖部落眾多,但沒有強大的國家政權,力量十分分散,比較容易征服。

    周人在開疆辟土之初,選擇這些力量薄弱的部落作為征伐對象,是完全正確的。而且,這些戎人四處侵襲,對殷商政權也有威脅,周部族的這些軍事行動自然得到了商王的首肯。通過這些戰爭,周部族的實際力量大為加強,在商的諸多方國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后來,商王文丁困死季歷。但季歷的死并沒有削弱周的實力,反而還讓周的繼承人文王姬昌對商產生了極大的敵意。而且,吸取了先人的教訓,姬昌從此對商十分警惕。為了不使先人的悲劇重演,姬昌一直采取低調的策略來轉移商對周的注意力,同時暗中擴大自己的實力,后來成功地顛覆了商王朝的統治。

    ●周文王勤勉治歧

    季歷死后,其子姬昌繼位為西伯,即著名的周文王。文王一方面繼承后稷、公劉的治理方針,即發展農業;一方面按照古公亶父、季歷的辦法,努力把周國治理強大,以報商王朝的殺父之仇。在治理朝政時,牢記古公亶父的遺訓,廣為招賢納才,對有真才實學的人倍加敬重,甚至中午飯都來不及吃好也要招待“賢才”。據《史記》記載: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

    當時,不少著名的能人聽到周文王廣求“賢才”的消息都紛紛跑到周國歸屬于他,就連商王朝的著名大臣也有跑到周國的。紂王荒淫無道,他的大臣辛甲曾多次進諫,無奈忠言逆耳,昏庸暴虐的紂王根本聽不進去,甚至還要派人殺掉辛甲。辛甲見勢不妙,為躲避殺身之禍,棄商投周。周文王親自迎接辛甲,奉若神明,拜為公卿。鬻子同辛甲一樣,也是殷商臣子,據說曾經75次向紂王進諫忠言,而紂王根本不作理會。于是,鬻子也來到周,受到周文王重用。此外,曾以打獵為業的太顛,也是當世賢德之人,被周文王發現之后,不以其出身低賤,反而主動去請他到朝中做官。

    如此一來,當時杰出的人才如閎天、散宜生、膠鬲等都紛紛投奔周文王。周文王從善如流,對他們分別考察,量才任用。《詩經·大雅·西伯》說:“濟濟多士,西伯以寧。”周國很快出現了人才濟濟的盛況。周文王在這些賢士的輔佐之下,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國家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周國土地本來就肥沃,適宜農耕,加上周人又善于種植,于是農業空前發展。周文王以維護百姓利益為出發點,以德治民,采取了諸多發展生產的富民政策。比如允許百姓在山林中打獵,在河流沼澤中捕撈,等等。周族的實力日益強大,不斷地擴張著自己的領地。

    ●姬昌囚禁演周易

    周文王姬昌在周地施行德政,發展生產,招納賢才,在當時引起了其他一些諸侯的矚目。

    商朝諸侯崇侯虎在自己的封地(陜西戶縣)得到報告,說西面岐山下的周文王在大行仁義之道,勢力擴張極快。崇侯虎不敢怠慢,急急忙忙趕到朝歌向封王匯報情況,借此表功。

    紂王聽后便命令西伯昌來朝歌覲見,隨后“囚西伯于羨里”(今河南湯陰北部),也就是說將西伯投入了監牢,這一關,就是七年。周文王被囚,每日閉門待罪無事可作,便將伏羲所創八卦演變為八八六十四卦,并且為之作了卦爻辭,代表萬事萬物,無窮無盡,內藏陰陽消息之機。這樣,《周易古經》就形成了,這部書對后來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伯邑考舍身救父

    西伯被囚之時,周的群臣當然萬分著急。伯邑考是文王的長子,當他得知父親被囚羑里時,就決定去朝歌覲見紂王,希望能救出父親。大臣散宜生聽說此事后極力反對,他認為紂王昏庸無道,身邊老臣之言尚不在意,以伯邑考的資歷,前往朝歌,無異于飛蛾撲火,自尋死路。伯邑考說:“我看紂王是個好色好利的人,不如就送他一些美女和金銀財寶,也許他能讓我父親回來。”

    大家覺得這方法不錯。但是有的大臣認為,光給紂這些東西也許還不行,他未必肯放西伯回來。這句話提醒了伯邑考,他說:“我看要想讓我父親回來,只有以我為人質。”當下,他就決定自己前往。眾大臣認為這樣做不妥,怕不但西伯不能換回,可能伯邑考也回不來。但是伯邑考的決心已定,他人再也無法阻擋了。

    伯邑考來到商,向紂獻上了禮物,又說自己代父受刑。但是狡猾而又兇狠的紂不但沒放了西伯,反而也把他扣留下來。后來,紂命他為自己駕馬。

    一次,紂聽人說,現在很多老百姓都說西伯是圣人,紂聽到后火冒三丈,說:“他是什么圣人?我殺他的兒子給他吃,看他知不知道。”

    可憐伯邑考不但沒有救了父親,反而自己的命也丟掉了。殺伯邑考的時候,紂問他是不是對自投羅網后悔,伯邑考說:“為了父親的生存,我何悔之有?我遺憾的是自己不能親手殺了你。”

    伯邑考的肉被做成餅,送到牢中的西伯面前。西伯這時候已經知道自己的好兒子慘遭毒手,望著他兒子的肉,他似乎很從容,拿了一塊餅,大口大口地吃。他心里明白,他要忍受這人間最難忍受的事。等來人走后,他和著淚將吃下去的東西全都吐了出來。他對著蒼天祈禱,他愿上天饒恕他的罪責。

    這邊,紂王知道西伯吃了自己兒子的肉,狂笑不止,說:“誰說西伯是圣人,吃了自己兒子的肉,還不知道。”

    有一天,西伯的四位大臣太顛、閎夭、散宜生、南宮適去看他。當時周圍監視非常嚴,西伯不能和他們說一句真實的話,他對著他們四位眨了眨右眼,意思是說:紂是個好色之徒,你們趕快送美女給他;又向他們拍拍自己的肚子,意思是:這個昏君要天下最珍貴的寶貝;最后站了起來,快快地走了幾步,其含義是:你們要快快行動。對西伯這些動作的含義,四大臣心里都明白,最后他們點了點頭,就離開了監牢。

    他們回到周以后,就廣搜美女,聚集財寶。散宜生到了西方的犬戎國,尋得一匹寶馬,全身雪白,脖子上卻長著紅色的鬃毛。他又到了有華國,找到了幾十個美女,一個個如天仙一般。南宮適等又聚集了大量的珍寶。

    最后,他們裝滿了幾十輛大車,送給了紂。紂王看到金銀財寶,已是眉開眼笑;再見到這么多美女,更是心蕩神馳;當他看到那匹寶馬時,他驚奇地差點要跪到了地上,高叫一聲:“這是誰的寶貝?”散宜生急忙上前說:“是西伯送來的,以贖他自已的罪。”紂當時心情一好,就痛痛快快地把西伯放了。臨行時,還對西伯說:“我看你就是個老實人,都是那崇侯虎說的壞話,不然我怎么會把你關在這里。”他還送給西伯弓箭、大斧,并準許他有討伐諸侯的權力。他完全被西伯的計謀迷惑住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始兴县| 台北市| 青海省| 永福县| 射洪县| 南澳县| 崇信县| 双柏县| 平果县| 石阡县| 林芝县| 建宁县| 澎湖县| 德阳市| 界首市| 磴口县| 万盛区| 西畴县| 余庆县| 图木舒克市| 嵊州市| 乐东| 新竹县| 田阳县| 绥棱县| 天柱县| 东乡县| 彰化县| 防城港市| 灵武市| 宁南县| 宁都县| 五莲县| 南开区| 汾西县| 通榆县| 芜湖市| 临桂县| 新干县| 夏河县| 法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