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這個人喜歡把麻煩掐斷在根源,如今既然有機會破除西線的被動,那就一舉光復吐蕃青海兩地好了,如此,只待甘肅、安西兩地光復,那么我軍在西南、西北便在內部的后顧之憂。”至于原本的計劃,黎漢明只能說,計劃就是用來打破的。 計劃這東西,很多時候往往最不靠譜,畢竟局勢在變,黎漢明的計劃也得跟著變動,很多時候,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具體計劃會變成什么樣,這樣一來,敵人也就不知道討虜軍的動向了。 顧德全聞言則是粗略的算了算,道:“如此,八萬人馬進軍吐蕃、青海倒也是夠了,而南線的閆祖庚部八萬人馬也足夠應對,酉陽一線的陶也部加上獨立師等各部也有十萬余兵馬,用以從上路進攻清軍湖南大營也足夠了,中路下路大帥如何安排?” 黎漢明聞言想了想,道:“中路我準備以佯攻迷惑牽制清軍為主,所以中路便以李阿六為帥吧,另外,焦木、余茂林二人為副,至于大軍配置,我則準備以焦木、余茂林兩部五萬人馬為主,再從南籠義軍中混編三萬人馬進入,最后從左春來部調集兩萬人馬編入整合而成?!? “至于下路,則以左春來為帥,再從南籠義軍中混編三萬人馬進入,這路兵馬則是趁東南各地清軍兵力空虛之際,從廣西向廣東等地進攻?!? “這樣一來,南籠義軍就還剩下三萬余,出那五千女營單獨編制外,再調集兩萬人馬北上交給安仁武,漢中、興安以及巫山一線的防守,剩余的則就近編入閆祖庚部。” 自從南籠義軍分裂,王阿從決定加入討虜軍后,她便遣散了那些不愿意繼續當兵打仗的將士,把最后剩余的十二萬人馬都交給了黎漢明。 王阿從的管理層中雖然以其他各族為主,但軍隊中的大多數還是以漢人為主,沒辦法,各地的漢人百姓太多,可以說除了一些深山老林外,西南各地到處都有漢人的身影。 正因為我如此,才使得黎漢明整編起來沒有遇到太大的麻煩。 一來是因為有異心的將領士兵都跟隨韋朝元南下了,再有便是遣散得不愿當兵打仗的士兵中,大多數都是少民將士。 聽到黎漢明的安排后,顧德全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道:“只是這么一來,會不會顯得有些操之過急了?” “操之過急肯定是有一些的。”黎漢明點了點頭道:“不過現在局勢如此,我們沒那么多時間來慢慢整編磨合了,而戰爭,便是兩軍磨合的最佳最快方式。” “大帥心中有數就好?!鳖櫟氯勓宰屑氁幌?,確實也是那么一回事,隨即便不再多說,轉而說道:“只是這樣一來,西北的兵馬估計會略顯不足?!? “吐蕃,青海環境如此,所以寧培忠部想要擴軍會有些困難,但西北路兵馬不足時則可以在甘肅、安西甚至還可以收復草原上一部分部落來招募兵員,暫時來說,也足以應對西北的局勢了?!? 黎漢明話音剛落,趙秉淵便聞訊匆匆趕了過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