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要是沒有強大的人脈,陸皓東鬧革命,在廣州根本就潛伏不下去,說不定早就被清廷給抓捕處死了。 陸皓東驚訝地看著余春秋:“余兄弟你還想做官?” 余春秋苦笑道:“做官我不敢奢望。能做個小吏,我就心滿意足。” 官和吏是不同的。 官,可以升職,可以被提拔,有品級。 吏,則是沒有品級,就像是衙門的捕頭,權力其實不小,但只是小吏,無品級。 官員是瞧不起小吏的。 陸皓東說道:“只是做小吏的話,我倒是有個路子。我有個親戚在衙門里當差。不過,余兄弟想要進衙門,怕是要花不少錢。” 余春秋拿出銀票,說道:“銀子不是問題。皓東兄,這一千兩銀子你拿去打點,若是不夠,再來找我拿。” 陸皓東點了點頭,說道:“好。此事交給我。” 余春秋笑著說道:“那就多謝了。告辭。” …… 陸皓東拿著銀票,心中松了口氣。 解決余春秋的問題,最多只需一百兩銀子。剩下的九百兩銀子,倒是解了陸皓東的燃眉之急。 陸皓東支持孫先生革命需要花銀子,教幾十個孩子讀書,也要花錢。 陸皓東的那些學生學的是西學,以后陸皓東是要安排他們出國留洋,學成之后再回國。 因此,花費肯定比讀四書五經要大很多。 “不管這個人到底是不是真的余春秋,只要他不告發我,先虛與委蛇再說。” 陸皓東出了城,來到郊外的一處民房門口。 敲了敲門。 開門的是一個胖乎乎的青年:“皓東兄?快進來。” 陸皓東說道:“派兩個同志去佛山,查一查余春秋的底細。” 青年問道:“余春秋是什么人?” 余春秋的的名字雖然傳到了廣州,但只是在衙門內部流傳。 顯然青年還不知道余春秋。 陸皓東把余春秋的情況說了一遍。 青年聽了,臉色有些凝重:“皓東兄,豈不是說,余春秋對咱們很了解?而我們卻對他一無所知。太可怕了。要是余春秋是清廷派來的探子,那么后果不堪設想啊。” 陸皓東說道:“余春秋對我們的農會組織了解多少,掌握了多少信息,我還不知道。不過,看他的樣子,對我倒是挺了解的。正因為如此,我才讓你安排兩個同志去一趟佛山,把余春秋的真實情況打聽清楚。” 青年點頭說道:“皓東兄放心,我這就安排。” 陸皓東說道:“稍等一下,我這里有銀票七百兩,你幫我交給組織。” 青年沒有客氣,接過銀票,說道:“農會的經費的確很緊張,孫先生也在到處籌錢。皓東兄,謝了。” 陸皓東笑著說道:“我們是同志,何必說這些客套話。” …… 余春秋的耐心很好,養氣功夫不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