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洋人的價值觀和思維跟中國人完全不一樣。他們是畏威而不懷德,只有暴力才能讓他們信服。 跟洋人談武德,是對牛彈琴,思維都不在一個頻道上。 余春秋在考慮,格斗大會之后,霍元甲到底還適不適合做精武門的館主? 余春秋感嘆,為何貫徹自己的意志,是那么難。 霍元甲剛開始答應(yīng)得好好的,可是到了擂臺上,就自作主張。 做官,同樣是是如此。 余春秋制定好了“戰(zhàn)略”,真到了執(zhí)行的時候,下面的人往往不能貫徹下去。有些時候,藥廠的兩個經(jīng)理人都不由自主地按照他們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還真是應(yīng)了那句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霍元甲和奧比音的比武,打得非常艱難,主要是霍元甲心軟,下手不夠狠。 最后。 霍元甲是贏了。 不過,霍元甲也受了內(nèi)傷。 奧比音的重拳不是那么好接。 擂臺周圍,布滿了半尺長的鋼針,掉下擂臺,就會被鋼針扎個透心涼,必死無疑。奧比音差點(diǎn)跌落到鋼針上一命嗚呼,霍元甲救了他。 只不過,奧比音只認(rèn)為自己輸了比賽,心中很憤怒,并沒有感激霍元甲的救命之恩。 奧比音覺得,自己能活下來是上帝的意思,就算是霍元甲出手相救,那也是上帝的安排。 不要覺得可笑。 西方人的感恩思維,就是這樣扯淡。他們感恩的是上帝,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至于救他的那個人,只是上帝派來額工具人而已。 上海武術(shù)界贏了一場。讓在場的中國人都松了口氣,不管怎么說,總歸是贏了。 可是,余春秋沒有絲毫高興,反而覺得失望。 奧比音回到美國領(lǐng)事的身邊。 幾個美國商人都對奧比音非常不滿。 其中一個美國商人說道:“奧比音,我們對你是滿懷希望。可是你卻輸了。你知不知道,你輸給了霍元甲,害得我們損失了多少美元?下一場,你必須替我們把錢贏回來?!? 萬國格斗比賽什么的,資本家們一點(diǎn)都不在乎。他們只想要錢財(cái),要利潤。格斗大會,不過是他們賺錢的平臺和項(xiàng)目。哪怕是賭拳,他們也必須要贏。 他們都是壓了奧比音會贏。 可是,奧比音竟然輸了。這讓美國商人和領(lǐng)事都很生氣。更重要的是,竟然是輸給了身材瘦小的中國人。 奧比音說道:“那個小個子中國人很靈活,下一場,我會跟中國人比拼體力和耐力,不跟他們比格斗技巧。我不會再輸。” 美國商人說道:“奧比音先生,希望你說到說到。你只有贏了,才可以獲得豐厚的獎金?!? 擂臺上, 裁判拿著鐵皮喇叭喊道:“接下來,是第三場比武?!? 第三場。 洋人這邊出場的是比利時皇家騎士總教練“漢斯荷索”。 此人是西方騎士,擅長的是槍術(shù)。 八極拳的吳師傅說道:“這一場我來。我的八極六合大槍練了數(shù)十年。比槍術(shù),我不怕這個西洋人?!? 余春秋說道:“吳師傅且慢。還是讓我來吧。我給你們示范一下,跟洋人比武到底該怎么打。你們可都要瞧好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