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臣的意思是請王上允諾。 如此一來,我韓國便可繼續偷偷訓練新軍。 待十萬新軍訓練成無敵之師以后。 秦國、趙國、魏國、齊國、楚國、燕國誰還敢輕視我韓國? 故此,老臣認為這是一個機會! 請王上三思!” 韓王聽完法家申不害的建議以后。 點頭稱是。 但最后看向韓國大將軍姬無夜垂問道: “姬大將軍。 你的意思呢?” 大將軍姬無夜掌控韓國上下所有兵馬。 乃是韓國名副其實的權臣。 亦是法家申不害的心腹。 與相對守舊的相邦張開地乃是政敵。 故而,想都沒想拱手道: “本將軍認為申不害大人所言不錯。 我韓國此刻乃是蟄伏之時。 不宜引起他國注意。 待新軍練成。 我韓國必定一躍成為七國之首。 屆時,送出去的質子便能全部要回。 臣附議!” 韓王聽取了幾個心腹大臣意見以后。 決定聽從法家申不害的意見。 對著滿朝文武掃視一圈。 似乎在尋找著什么人。 最后仔仔細細的掃視一圈。 竟然沒有發現。 啪! 韓王怒拍王椅,怒斥道: “太子呢? 太子人呢?” “……” 相邦張開地、大將軍姬無夜、法家申不害等文武大臣皆了然。 但都默認不語。 韓王見群臣不答,便看向了參與政事多年的四公子韓宇。 瞇著眼睛質問道: “你大哥呢?” 四公子韓宇也不是傻子。 群臣都不敢回答。 他一個普通公子如何敢回應? 這不是得罪了世子嗎? 便也是得罪了未來的韓王。 故而,佯裝不知,拱手回禮,看向韓王旁邊的內宮大宦官黃公回稟道: “父王。 聽人說內宮大宦官黃公跟太子走的近。 想來黃公知道吧?” 四公子韓宇立刻把燙手的山芋交到了韓王附近的一個宦官身上。 “黃公。 太子呢? 太子人呢? 寡人好像好幾天都沒有見到太子了!” “太子他……” 內宮大宦官黃公低著頭支支吾吾,不敢回答。 一下子夾在中間。 不說得罪韓王。 說了得罪太子。 “快說!” 韓王暴喝一聲。 內宮大宦官黃公身體抽搐一下,見韓王發怒。 趕緊如實回稟: “啟奏王上。 太子他……他昨晚因為操勞國事。 心情郁悶,和叫來幾個宮女陪著喝酒。 一直喝到大半夜。 到現在沒有起來呢。 都是操勞國事所致! 請王上千萬不要見怪!” 韓王咧嘴一笑,對著內宮大宦官黃公毫不留情面的罵道: “太子這個廢物! 其他諸侯國的太子一個比一個賢能仁德。 為了自己國家可謂是殫精極慮。 咱們韓國的太子卻是個酒囊飯袋的廢物! 居然跟秦國秦候三公子一樣。 你現在就去太子府邸。 替寡人傳話。 要是以后再沉湎酒色、不問政事。 本王就廢了他! 聽到了沒有?” 內宮大宦官黃公誠惶誠恐,趕緊回道: “請王上放心。 老奴這就去給太子傳話!” 內宮大宦官黃公退出朝堂的時候狠狠地瞪了四公子韓宇一眼。 四公子韓宇內心狂喜: 太子那個廢物! 趕緊被廢了好! 我韓宇才有資格當太子! 當未來的韓王! 相邦張開地、法家申不害亦十分高興,好不掩飾內心的竊喜: 如今大爭之世。 若是讓太子當了韓王! 韓國必然危矣! 大將軍姬無夜卻暗暗皺眉,眼角余光偷偷看向了四公子韓宇: 韓王諸多公子之中。 太子最為廢物。 四公子韓宇多謀聰慧。 九公子韓非機智過人。 若是廢了太子。 別的公子可不好駕馭啊! 韓王又看向相邦張開地、四公子韓宇、大將軍姬無夜、法家申不害等群臣問道: “既然派本王的公子去趙國當質子百利而無一害。 那你們認為哪個公子適合去趙國當質子呢?” 大將軍姬無夜立即看向了四公子韓宇,向韓王進言道: “末將認為四公子韓宇為人仁厚,做事謹慎嚴謹,去了趙國當質子定然不會辱沒我韓國威名。 末將建議我王派四公子韓宇去趙國當質子!” 四公子韓宇隨即回頭狠狠地瞪著大將軍姬無夜。 大將軍姬無夜不但不懼,反而陰險得意地回望四公子韓宇: 誰阻止太子當韓王,誰就是我姬無夜的敵人! 相邦張開地極其欣賞四公子韓宇,認為四公子韓宇去了趙國當質子乃是韓國巨大的損失。 并且四公子韓宇和張開地乃是同一陣營。 朝堂上少了四公子韓宇,相邦張開地便少了一個左膀右臂。 當即向韓王進言道: “王上! 大將軍姬無夜所言不錯。 四公子不但聰明機智。 而且賢名遠播。 四公子的名望在我韓國僅次于韓王、太子。 若是讓四公子去了趙國當質子。 怕是給了趙國一個可以威脅我韓國的棋子。 看看人家秦國,就選了最為無能最沒有任何威脅的三公子贏天。 老臣的意思跟秦國一樣。 當選一個公子去趙國當質子。 斷不可是四公子! 望我王三思而后行!” 大將軍姬無夜卻反駁道: “我韓國目前正在變法的最關鍵時期。 就害怕走漏風聲。 讓魏國、趙國、秦國、楚國、齊國知道我韓國變法之下。 訓練了十萬新軍。 四公子韓宇自然是不適合去。 但為了麻痹趙國,表示我韓國的決心和誠意。 一定要請四公子去趙國當質子!” 相國張開地立刻回擊。 與大將軍姬無夜展開了唇槍舌戰。 其余大臣都忌憚于二人官職權勢。 都低著頭默不作聲。 法家申不害為了保持韓國朝堂的權利平衡。 在韓王的授意之下。 站出列向韓王進言道: “其實大家都不必糾結于趙國亦或者四公子。 我王公子眾多。 一個比一個優秀。 實在是難以選擇。 依老臣的意思。 為何不派遠在齊國桑海小圣賢莊荀夫子門下求學的九公子韓非去趙國當質子呢? 九公子韓非遠去齊國求學數年。 想來現在已經學業有成。 是時候替韓國效力了! 不知我王以為如何? 眾位大臣以為如何?” 四公子韓宇聽后,則徹底安心。 相邦張開地捋著胡子思忖良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