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是總歸還是儒家弟子! 難道你不是夫子的學生? 難道你不是儒家的人? 難道你今天要當叛徒?” “哈哈哈哈!” 韓國九公子韓非搖頭不屑一笑: “田文! 你少給我來這些! 我韓非自然是儒家弟子! 但是現在是辯論! 如果你們能辯論過! 那就說! 辯論不過! 那就認輸! 難道要人多欺負人少? 這就是你們儒家弟子? 別說作古已久的夫子。 就是咱們的老師荀夫子來了。 看到你們這個樣子。 也感丟人! 還不速度放下手中之劍。 要么繼續辯論。 要么趕緊認輸!” 其余儒家讀書人更加羞愧。 腦袋更加低垂。 但仍舊沒有放下手中的劍。 估計是經常欺負人欺負習慣了。 這便是儒家的作風。 說不過你,那便打服你。 齊國太子田文知道自己理虧。 可是他們儒家往常就是這么干的。 沒想到今天發生內訌。 指著韓國九公子韓非怒罵道: “韓非! 難道你要站在外人這邊嗎? 今天就是錯! 也要將錯就錯! 誰讓他贏天羞辱我們儒家亞圣孟夫子!” 韓國九公子韓非正要說時。 三公子贏天當即冷笑道: “你們儒家可真是說不得碰不得! 往日你們指桑罵槐。 瞧不起那個。 看不起那個。 今天被本公子說到了要害處。 卻急了。 怎么? 還想著玩不起要殺了本公子? 不會吧? 你當本公子好欺負? 還是在場其他學派的弟子好欺負?” 其他學派的弟子如墨家弟子、法家弟子、縱橫家弟子、揚朱學派弟子、道家弟子、農家弟子等等紛紛拔出腰間佩劍。 在這個時代。 全員狠人。 誰都不是好欺負的人。 誰都是講道理講不通那就干。 要不然腰間干嘛佩劍? 當裝飾品? 不! 就是為了這一刻。 在場除了儒家讀書人外。 其余學派的弟子紛紛拔劍配合三公子贏。 “怎么? 你們儒家輸不起?” “我們墨家全體上下全部支持三公子贏天!” “我們法家全體上下全部支持三公子贏天!” “我們縱橫家全體上下制止三公子贏天!” “我們揚朱學派全體上下準備看戲!” “嗯?” 所有人都看向了畫風有些奇怪的揚朱學派弟子。 揚朱學派弟子不好意思笑道: “哎呀呀! 別看我們! 我們揚朱學派的理念就是必須“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往”,從而“樂生”,以“存我為貴”。 既不能“損一毫而利天下”,也不能“悉天下奉一身”,如此“天下治矣”。 不能為貪羨“壽”、“名”、“位”、“貨”所累,從而“全生”,使“君臣皆安,物我兼利”。 實現“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你們打你們的。 我們揚朱學派的弟子到時候替你們收拾。 后事一定辦的漂漂亮亮!” 全場所有人都對揚朱學派這種極端的利己之人投來鄙視的眼光。 隨時又把注意力看向三公子贏天。 三公子贏天本來想著今日露個臉吸引一下有才能之人。 到時候為自己所用。 結果發現。 在場之人。 大多都是滿口仁義之輩。 沒有一個有才能之人。 三公子贏天有些厭倦了。 與其說是厭倦了。 不如說是看穿了。 當即瞪著所有儒家弟子嘲諷道: “在場數十人! 除了韓國九公子韓非! 竟然沒有一個有德有才之人! 是本公子高看你們了! 告辭!” 三公子贏天給仆人張三一個眼色。 示意可以走人了。 張三隨即站在了三公子贏天身后。 跟著一起走。 可是那些以齊國太子田文為首的儒家讀書人。 怎么可能放過三公子贏天。 齊國太子田文之所以敢在這個時候殺了三公子贏天。 那就是借著儒家的勢力。 到時候殺了三公子贏天。 對外便說三公子贏天褻瀆了儒家亞圣孟夫子。 絕對不會變成一起外交事件。 這樣的話。 秦國那邊也沒有話說。 畢竟在這個時代。 從思想交流到物理交流的流血事件多如牛毛。 秦國秦候知道了。 也沒有話可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