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未來秦候之位必然是您。 所以三公子答應封我呂不韋為秦國相邦!” 三公子贏天沒有絲毫的猶豫: “好! 只不過我贏天就是好奇! 您在這里逍遙快活不好。 為什么要去當官? 以您的實力和威望,在趙國當官不好嗎? 還有您怎么確定我回秦國一定能繼任秦候?” 呂不韋笑而不語,又喝了一杯茶道: “我呂不韋可以說是有花不完的錢。 這就是利! 可最缺的就是名! 這名并非當下之名! 而是歷史之名! 如果我呂不韋在窩在這安樂窩當個逍遙人。 等百年后,不過是歷史書籍上的一句話:呂不韋者,趙國首富。 僅此而已。 錢財能花盡,而歷史可留名。 我想讓后世者,聽到我呂不韋名字的時候, 可以看到我呂不韋瀟灑而又跌宕精彩的一生! 如此,才不枉此生!” 三公子贏天此時也被呂不韋的野心和想法所震撼了: 這個人絕對是天下一等一的英雄! 他明白錢留給后世子孫,也有花完的一天。 但是歷史留名,便會被世世代代無數人記住,這樣可以說是雖死猶生。 一個商人,好大的氣魄! 呂不韋繼續道: “在下的榜樣便是春秋五霸之越王勾踐之謀臣范蠡。 他先住勾踐成就霸業。 最后功成身退, 成為當時首富, 人稱陶朱公。 我呂不韋也想成為這種人。 當時放眼當今天下。 齊國自儒教興起以后,可謂是棄武從文,原來的好戰之風,逐漸成為靡靡之音。 沒有一爭天下的實力! 燕國太弱,不足為慮。 韓國也弱,良才不能施展。 我敢斷言,韓非子必然不被重用。 魏國逐漸平庸,魏王膽小怕事,信陵君一死,魏國必亡! 我趙國看似平穩而上,但是較之秦國,有一不足。 那便是巴蜀之地。 若是秦國占據巴蜀二國。 以之為糧倉,盡全國之力,便可一吞天下! 楚國雖大,實力也強,但是分而治之,各地各行法令,每一個城池如同一個個諸侯國。 其朝廷對于地方的控制能力甚至還不如燕國。 而當今秦國! 自商君變法,日漸強盛,我的手下之前去秦國, 說那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似乎變成了一個全新的諸侯國。 所以我呂不韋若想實現抱負,必然選擇秦國!” “好!” 三公子贏天拍著食案喊道: “呂不韋先生不虧為當今天下第一商賈。 眼光、格局果然與眾不同。 但是您為什么會選擇我贏天呢?” 呂不韋捋著胡須道: “三公子。 您可知道奇貨可居?” 三公子贏天擺頭道: “自然不知。” 呂不韋笑著解釋道: “如果把您比喻成一個貨物。 那我呂不韋就要賺出千百萬倍的回報! 我是很想去秦國。 假如我投奔了秦國世子嬴蕩。 不出意外,他成了秦候,未來的秦王。 可在他身上投資的人太多太多。 所以得到的匯報就太少太少。 他能像您這樣直接答應我封我為秦國丞相? 不會吧! 最多讓我管理秦國錢糧,官不過為大司農而已。 可我呂不韋乃是濟世安邦的宰相之才! 在我呂不韋聽說您在秦國的事情以后。 再加上您今天來求我。 所以我呂不韋愿意在您身上做投資。 輸了不過損失些錢,贏了那可就是一本萬利,青史留名!施展抱負!豈不美哉?” 三公子贏天這才重新認識了所謂的趙國首富呂不韋。 此人無論是野心還是能力,才華,智謀,該是當今天下一等一。 雖然名聲不及韓非,實力不如天下諸侯,但是能力絕對不下戰國四公子。 只是未遇明主而已。 “沒想到趙國之內竟然隱藏著您這樣的高人。 大隱于朝,中隱于市,小隱于野。 呂不韋,閣下當真和我心意! 財富之名傳播天下,但是竟然沒有人知道你的大才大志! 你隱藏的太深了! 比我自甘墮落之隱藏還要高明! 在下佩服!” “哈哈哈哈!說的高興!請隨我來!” 呂不韋便走下臺階拉著三公子贏天去了外面的流觴曲水,長亭之下的旁邊小溪,煮酒賞花。 不亦快哉! 三公子贏天和呂不韋相對坐,開懷暢飲。 酒至半酣,忽陰云漠漠,聚雨將至。 一旁的下人突然指著天空中云霧之中似乎有龍隱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