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二章 大海-《大明第一臣》


    第(1/3)頁

    “幾位先生,雖然降下了雨,但到底不能靠著老天庇佑,更何況雨水多了,也會成災(zāi),你們都議一議,要怎么辦才好。”老朱冷靜說道。

    其實李善長等人心里頭也清楚,鬼神之說并不可靠,有些事情不過是趕巧了而已。

    “上位,如此看來,就只有修河渠,挖水庫,打深井,既可以防洪,又能備旱,可保水旱從人,不知饑饉。”

    李善長說到這里,看了眼挨著他坐著的張希孟,主動道:“只是大修河工,耗損民力,唯恐百姓不愿意!眼下倉庫存糧雖然不少,但軍中開銷也大,萬一遇到了戰(zhàn)事,就怕不夠了。到底是等著秋收之后,還是現(xiàn)在就落實下去?”

    張希孟笑了笑,“李先生已經(jīng)說明白了,我的意思還是要相信百姓,相信大家伙。我們派人下去,我和李先生也可以親自過去,跟大家伙講清楚,誰修水渠誰受益。我們盡量幫助大家伙,需要的鐵鍬鎬頭,各種磚瓦工具,還有一些口糧,都可以貼補……但是需要大家伙主動出力,而且沒有什么酬勞。”

    李善長略沉吟,“這個道理倒是容易講,就怕有人想不通,在中間鬧騰,好事就變成了壞事。”

    “那就不許他們家用水!”朱元璋突然開口了,“李先生,咱也是窮苦人出身,鄉(xiāng)下又有幾個不知道水渠重要的。無非是朝廷大戶修水渠,不許百姓用,又要大家出力氣,又不給大家伙好處,誰能答應(yīng)?只要是真正給百姓用,沒有欺瞞哄騙。百姓又怎么會不答應(yīng)?縱然有那么一兩個混球,也無關(guān)大局!”

    朱元璋頓了頓,這才意味深長道:“李先生,你該相信老百姓才是!”

    老朱的聲音不高,但話卻很重,砸在了李善長等人的心頭。

    李善長略微錯愕,細思量又覺得惶惶不安,額頭竟有冷汗浸出,他連忙躬身,其他幾個人也都是深深一躬,隨后趕快下去辦事了。

    唯一感到了欣慰的或許就是張希孟了,老朱已經(jīng)漸漸意識到了民眾的力量,境界提升飛快,強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張希孟又把學生們叫來,由于前面講解田賦的事情,他們辦得很好,這一次輕車熟路,又下去各個村子。

    張希孟的要求很簡單,就是要每個村子,至少一半的田地,能得到灌溉,還要每十戶百姓,挖一口水井,保證大家伙喝到清澈甘甜的好水。

    這些事情一公布,老百姓立刻聞風而動。

    自家的田地,自己喝的水,誰不想往好了弄?

    還是那些挑頭的糧長,他們已經(jīng)漸漸承擔起村長的職責,遇到了事情,就把村里的老人召集過來,一起商議,妥當了之后,就告訴所有村民。

    本村以內(nèi)的水渠,水井,直接可以開工。

    涉及到幾個村子的,就把人叫過來,一起談。

    有太多的政策,設(shè)計的初衷都是好的……最典型的就是王安石的青苗法,老百姓苦于盤剝,朝廷出錢,低息借貸,讓百姓可以安心度日,不用背負高利貸,朝廷也能趁機收點利錢,豈不是兩全其美?

    但是到了執(zhí)行的時候,問題出來了,真正窮苦的百姓不信任朝廷,不敢借貸。那些官吏為了績效考評,也生怕借給窮人變成壞賬,就強迫不種田的人借青苗錢。

    逼著和尚買假發(fā)了屬于是。

    僅此一件事,就能看得出變法的艱難……變法變法,真正的核心不是擬定出多么完善,多么別出心裁的新法條文。

    而是如何跟下面溝通,如何讓最底層正確理解新法的用意,沒有一個自上而下的有效渠道,光靠著一些三心二意的官員,層層扭曲,到了下面,早就弄得媽都不認了。這時候再去討論變法的內(nèi)容有什么意義?

    沒有基層的組織動員能力,說什么都是虛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山县| 加查县| 丁青县| 永泰县| 华安县| 牡丹江市| 安庆市| 太原市| 洱源县| 巢湖市| 河北省| 宜昌市| 三河市| 和政县| 徐水县| 吴桥县| 治县。| 望都县| 牙克石市| 汝州市| 綦江县| 太白县| 溧水县| 玛沁县| 台湾省| 长乐市| 横峰县| 涟源市| 旌德县| 韶关市| 宿松县| 怀化市| 勃利县| 临桂县| 滁州市| 秀山| 和平县| 前郭尔| 阳朔县| 商洛市| 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