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大明第一臣》


    第(1/3)頁

    吳中多才俊,首推青丘子。

    這位青丘子叫高啟,因為隱居在吳淞江邊的青丘,因此自號青丘子。他又開館收徒,門人弟子眾多,便是在巨儒碩卿之間,也是名聲顯揚,無人不知。

    按理說這樣的士林名人,應該是年高有德,胡須飄灑,風度翩翩,煥然神仙中人才對……不過事實上高啟今年剛過二十,風華正茂,文采激昂。

    早在幾年前,還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張士誠就把他請過去,引為幕賓。只不過高啟這人孤高耿介,目下無塵,加之年紀輕輕,在張士誠的手下名聲不顯,地位也不高,他也不在乎,反正每月領一份俸祿,安心在家教書,有空了就去賦詩下棋,好不快活。

    可是就在幾天前,張士誠把他請過去了。。

    別看老張是個鹽販子出身,但是他對士林中人,十分敬重,哪怕是年幼的高啟,他也禮數周全,請上座,奉好茶,寒暄了好一會兒,張士誠才感嘆道:“今日請青丘先生過來,是有一件事情,請你幫忙參詳。”

    高啟忙躬身道:“大王有何吩咐,臣自然勉力為之。”

    見高啟恭順,張士誠更加高興了,    索性一拍桌子,    連聲感嘆,    “本王苦守高郵數月之久,大破脫脫百萬雄兵,卻沒有料到,    竟然讓朱重八撿了便宜!這個賊禿霸占金陵,東征西討,    地盤越來越大,    勢力越來越強,    簡直就是我的心腹之患!”

    張士誠破口大罵,滿肚子苦水,    高啟就這么聽著,也沒說什么,反正你把朱元璋當成心腹之患,    朱元璋倒是未必這么想就是了。

    足足過了一刻鐘,    張士誠才停下來,    好容易恢復了正常。

    “那個……青丘先生,    目下朱元璋的一個心腹叫張希孟,他似乎比青丘先生還要年輕幾歲。現在號稱要重定綱常,    再造乾坤。他寫了好些文章,要教導士子,真是好不猖狂!”

    高啟對軍國大事沒啥興趣,    可一聽這些話,頓時瞪圓了眼睛,    忍不住道:“綱常天定,非是圣賢人物,    如何敢說重定綱常?還要把自己的文章放在學堂里,教導讀書人,    就不怕貽笑大方嗎?朱元璋重用狂生,聽信狂言,只怕也不是什么英明雄主,大王不必擔心。”

    張士誠翻了翻眼皮,真不用擔心嗎?

    別看他那么罵朱元璋,但他在朱元璋手里倒了多少次霉,他自己清楚。最近一次,    連羅貫中都跑了,足見朱元璋還是有些東西的,過分輕視對手,可不是好習慣。

    張士誠輕咳道:“青丘先生所講,    的確有理,但是兵法也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本王自然要弄清楚朱元璋在干什么……誠然他的方法有用,也未必不能學過來,博采眾長嗎!再有一件事,朱元璋能蠱惑人心,本王就能正人心,靖浮言。我的意思是想請青丘先生出面,駁斥張希孟的胡言亂語,以正視聽!”

    高啟頓時沉吟,其實聽到張士誠所說,他就惱怒了。畢竟孔孟之后,能稱得起儒家圣人的,幾乎沒有。

    哪怕是董仲舒,朱熹,也最多半圣而已,他們也不敢說重定綱常,不過是修修補補罷了。

    高啟雖然年幼,但是學問不低,他精研儒家經典,又粗通佛道,屬于三教合一的高端人才了。

    正因為如此,他才知道這件事的難度,不光需要學問精深,還要格局宏大,至少要能跟孔夫子相提并論,方能推陳出新,不然的話,只會貽笑大方。

    一個比自己還年輕的人,居然有如此志向,要嗎就是天生圣賢,要么就是一個瘋子。而且后者的可能性,比前者大得太多了。

    高啟只當一個笑話聽,根本不以為意。

    “大王,朱元璋出身低微,張希孟年少輕狂,他們說什么,也只是貽笑大方,我看不如讓他們自己顯出原形,又何必計較,白白失了身份!”

    高啟的意思是不能跟他們吵,我下場吵了,豈不是給他們臉了!對于這種輕狂的人,只需要無視就好。

    張士誠倒是聽明白了高啟的意思,可他不傻啊……如果真的沒用,朱家軍就不會發展這么快了。

    如今朱元璋已經把他死死壓制在淮東和蘇杭之地。剛剛又擊敗了天完的倪文俊,搶占了洪都,進軍江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和| 灵丘县| 上林县| 鹿泉市| 临江市| 庆阳市| 嫩江县| 绿春县| 双城市| 潮州市| 东乡县| 翼城县| 武宣县| 岐山县| 日喀则市| 建水县| 通州区| 阿荣旗| 涞源县| 久治县| 江城| 汨罗市| 马尔康县| 白朗县| 揭东县| 海原县| 建平县| 无锡市| 陇西县| 淮阳县| 通化市| 右玉县| 合阳县| 紫金县| 伽师县| 景泰县| 舟山市| 巴东县| 马公市| 谢通门县| 松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