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大明第一臣》
第(1/3)頁
“關鐸遠在高麗,孤掌難鳴,要是沒有咱們撐腰,他早就垮了。上一次中路軍傷兵參加主公登基大典,就是明證,此人跑不了。”張希孟笑呵呵道。
他這么說,自然有著十足的把握。事實上伴隨著這些傷兵回鄉,張希孟就安排人,讓他們寫些書信,主要是報個平安,然后讓運送物資的商人送去高麗,交給北伐軍將士。
雖說是平安書信,但是總要說說見聞,講講海上的情況,告訴他們自己的未來如何……這里面就有人分到了土地,選擇在大明安家,就有人拿到了大明的田契。
方國珍的船隊每兩三個月,就往來一次,各種消息,不斷往那邊送。
關鐸能攔著嗎?
攔不了!
正是因為這些好消息,才維持了中路軍的軍心,不至于崩塌,畢竟還有個大明在,還有希望!
但問題是了解的越多,這一支兵馬就越不屬于韓宋了。
為什么會有士兵說出可惜大印不是朱元璋的?
張希孟向來喜歡自下而上,水滴石穿,北伐中路軍這一鍋粥,距離煮熟也差不多了。
“先生,眼下關鐸他們在高麗,若是咱們支持關鐸,會不會激怒高麗?萬一他們和元廷聯手,豈不是成為大患?”
張希孟淡淡一笑,“主公,您知道高麗人的生存智慧嗎?”
老朱眉頭微微皺起,“這個咱不知道,想來都是一般不二的人,還能有什么稀奇的?”
張希孟笑道:“主公,咱們向來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講旳是反躬自省,努力上進。都是著眼自己,因為我們只要做好了自己的事情,就不會有什么解決不了的事情。可高麗不同,他們是小國。就算使出了渾身的氣力,依舊抗拒不了天命。所以說他們必須要仰視大國,求大國庇護,才能活著。”
“所以他們相信以大事小以仁,以小事大以智。再說的干脆點,只要把大國伺候好了,他們大約就可以安然無恙!”
朱元璋聽到這里,忍不住勃然怒道:“原來如此!”
要說起來,這些年對高麗的情況,朱元璋還是知道一些的。元朝皇帝的后宮,有許多高麗美女,宦官里面,有不少高麗太監,就連元軍中,還有一支高麗兵馬,他們甚至參加了圍攻高郵之戰,據說還打得很兇猛頑強。
過去老朱還不明白,現在一想,這高麗還真是大元朝的孝子賢孫,忠心耿耿啊!
“先生,高麗如此孝敬大元,要如何分開他們,需要威逼還是利誘?”
張希孟道:“主公,若是寧死不屈的猛士,自然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可面對一條狗,只要把它打怕了,也就是了。他們要事大,只要告訴他們,誰才是大國,這幫人就會主動跪過來的。”
朱元璋稍微沉吟,還真是別開生面,覺得十分有趣……哪怕張希孟駁斥了那么多儒家的觀點。但是有些東西,還是根植在骨子里,根本改不掉的。
比如說將心比心,比如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原王朝歷來的習慣都是我對你好,換你對我忠心,你給我一點進貢,我十倍厚賜,以此來收攏人心。
很難說這種行為是對是錯,畢竟這是根植我們的文化習慣,思維模式的。
但是大多數的小國,顯然不是這么想的。
尊嚴是個奢侈的東西,只要大國才配擁有,至于小國,從頭到尾,求的都是生存,尊嚴之類的東西,太奢侈了,不是他們能負擔的。
所以說,面對小國,必須學會另外一套思維模式才行……朱元璋自然是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越想越覺得有趣。
“先生,這么看來,往后對待四周的蠻夷小國,該有一套不同的方略了。”
張希孟謙虛笑道:“臣也不好說,不過可以拿高麗試試手,看看臣講的是對還是錯?”
老朱眉頭挑動再三,沉聲道:“告訴廖永安,讓他率領一百艘戰船,匯同越王的船隊,前往高麗出使……對了,使臣就選楊憲,讓他過去,告訴高麗,上國回來了!讓他們及早懸崖勒馬,改過自新,不然天兵到時,玉石俱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巴马|
三台县|
厦门市|
邓州市|
明光市|
鄂托克前旗|
远安县|
安陆市|
和龙市|
林西县|
辽阳县|
香河县|
定西市|
嘉峪关市|
山东省|
综艺|
武汉市|
海安县|
普安县|
惠州市|
和林格尔县|
班戈县|
伊春市|
郁南县|
奉新县|
沙坪坝区|
南京市|
昌都县|
澎湖县|
朝阳市|
科尔|
文化|
平顶山市|
新龙县|
华宁县|
静海县|
兰西县|
无为县|
乌审旗|
吉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