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回到綏城之后的幾天,李陽和秦喜斌始終就泡在了建材廠工地。 經過二十多天的施工,建材廠的雛形已經有了模樣。 幾個廠房的主體結構已經組裝完成,而應李陽的要求,第一間加急廠房已經基本上組建完畢,除了通風和吊裝設施沒有組建,已經可以進行安裝設備了。 如果不考慮到舒適性,并且配合小型吊車,第一間廠房已經可以湊合著使用。 之所以單獨給浩海工程那面價錢,加急搞出了這么一個廠房來,主要是李陽覺得森工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年前那個時候,松本就已經將木材廠的產權拿到了手里。那個時候自己憑借煽動下崗職工搞拉扯,外加上王文璽和趙天成的支持當了個釘子戶,應付走了松本和鄭宏宇。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林業局這邊現在已經用木材供應來卡自己的脖子,李陽估計紅旗木材廠這面肯定是也保不住了。 未雨綢繆,為了避免到時候抓瞎,導致整個公司的木材項目停擺,李陽不惜多花了三十萬給浩海公司,先一步加急建成了這么一個預備廠房。 并且在廠房框架拉好之后,便立刻組織工人將紅旗木材廠那面的業務搬遷到了新廠這邊。 搬家用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在這一個星期里,綏城林業局也發生了一件大事兒。 就是森工集團97年度的重點項目,也就是森工建材廠經過一個月的籌備整合之后,正式落牌綏城林業局! 相比于李陽這種沒有多少現成資源,森工建材廠可是要風有風要雨有雨。為了給這個項目讓路,森工方面特地將原林業局瓦廠和林業局興發造紙廠兩個相連的廠區和廠房全部空了出來,讓給了建材廠使用。 有了森工集團背書,建材廠加工設備也很快到位,雖然這個項目的提出在李陽之后,但是憑借強大的整合能力,反倒是比綏遠建材廠率先開業。 一個對外宣稱投資五千多萬的項目,而且是中日合資,不論是綏城林業局地方,還是省森工那面的宣傳口都給了不遺余力的宣傳報道。 森工總局這兩年因為林木資源過度采伐,導致林地面積萎縮,產出降低的原因,其實總體情況并不樂觀。 這幾年林木業務不景氣,一直在嚷嚷著多種經營,開發林業副產業,林地經濟。但是這幾年下來,其實一直沒有能夠拿得出手的項目。 現在有了村正株式會社這么一個金主,帶了投資和出口市場過來和森工合資成立了這么一個建材廠,一下子就成了“全村人的希望”。 對于這個項目,不論是森工也好,還是綏城林業局也罷,顯然都抱有了相當的期待。 在廠子掛牌當天,省森工總經理都特地趕到現場參加了剪彩儀式,并且在建材現場對綏城森工建材廠項目做出了高度評價,稱其為“近年來森工系統招商引資的重大勝利,產業升級轉型的關鍵性成果,響應國家四化建設的一朵紅花”。 似乎是鐵了心想要把建材廠這個項目打造成省內開年的第一個經濟大項目,在剪彩儀式上,日方合資代表也就是松本喜一郎,也做出了相當令領導們振奮的承諾。表示依托村正株式會社的市場掌控力,先進的管理模式,以及和國際接軌的生產標準,必定會將建材廠這個項目打造成全中國規模最大的實木建材產品出口項目。 相比于松本的雄心壯志,林業局新任局長劉文才更是仿佛回到了大躍進時代,放出了“綏城林業局必定全力支持建材廠項目,爭取和日方資本的合作下,一年內實現千萬盈利,三年內打造出一個帶動整個綏城森林經濟的產業集群。”這種宏偉計劃。 開年的第一個大項目,一時間迅速成為了省內關注的焦點。 不光是森工系統,甚至連綏城和省內,都對這個項目有了討論的聲音。 三月十日。 綏遠建材廠公司工地現場。 得知綏遠建材廠的第一個廠房車間已經安裝好了生產設備,并且成功的下線的第一批板材產品,趙天成特地跑了過來進行視察。 在李陽和秦喜斌等人的陪同下,漫步在機器蜂鳴的車間之內,看著一張張板材從生產線末端的傳送帶上走下來,趙天成的臉上有著一股難掩的.....郁悶。 沒錯,就是郁悶。 “李陽啊,這個生產線搞的不錯。看起來效率還可以啊。” 繞著車間走了一圈,離開了機器蜂鳴,站在門口的趙天成不咸不淡的看了眼身旁的李陽,說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