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群演們嗷嗷叫著響應。 這一刻,錢大家就是他們心目中的群演之王。 直接都入戲了。 而且是入戲很深的那種。 所以問題很快又出來了,就是群演們太有干勁。 不太符合戚家軍前期不動如山的設定。 大哥們,收著點! “兄弟們,不要氣餒,剛才大家做的都很好,咱們今天一千五百個群演,外加袁家班,接近兩千號人弄出來的大場面,注定要載入影史,到時候電影上映了,我保證所有人的名字都會出現(xiàn)在字幕上……” 錢宸并沒有批評痛罵大家搞砸了。 而是反其道而行。 夸,可勁的夸。 而且還承諾了給大家寫上名字。 這里很多人,當了幾年群演,出演的影視劇也有十幾二十部了,可從來沒有留下過哪怕一次名字。 這就是衡店。 這就是現(xiàn)實。 投資一個億的影視劇,幾個主演就能分六千萬(稅前),吃要開小灶,住要四星級五星級。 群演一天七十。 住你自己解決,吃的話就是盒飯,有的時候連盒飯也吃不到。 現(xiàn)在,錢宸幫助他們拾起了尊嚴。 “今天,你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我知道你們沒少練習演技,我知道你們都想過如果給你們一個機會……現(xiàn)在,告訴我你們和橫店其他三萬群演有什么差別吧。” 這種大型場面,該如何排兵布陣…… 坦白旳說,很多導演和編劇都搞不清楚,因為他們根本就無從研究。 古代兵書上也多是概念性的東西。 講究的是靈活變化,實際上怎么打說的比較少,免得紙上談兵。 所以,很多電影就會顯得亂。 再加上根本就不舍得用群演和馬匹,十幾個群演,三五匹馬,就敢弄出幾十萬人大戰(zhàn)的劇情。 《戚家刀》不一樣。 視角效果上由楊路、袁禾平把關,而在專業(yè)知識上,錢宸極好的彌補了缺陷。 你問一個太監(jiān)為什么會騎射,為什么會排兵布陣? 誰還能沒有一點夢想呢。 你去問十個太監(jiān),至少有八個會想過像汪直那樣建功立業(yè)。 有的人是想想就罷了。 錢宸這樣孜孜不倦勤奮刻苦的好太監(jiān),能夠爬到廠公位置的人,他是真的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大明朝當時的一些戰(zhàn)例,如果要說稱得上規(guī)模的,除了北方的,那和倭盜的肯定也能排的上號。 錢宸甚至親自對著堪輿圖復原過不少戰(zhàn)役。 這兩邊一合計,真就拍的非常有感覺了,光是從監(jiān)視器都讓人看的熱血沸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