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四點七個億,錢老二怎么敢的啊。 電影五千萬到八千萬是什么概念,這個問問馮校寧導演就知道了。 他的《紫日》雖然是十年前的電影,但是總投資才500萬元。 按常規拍得花1000萬元,大手大腳拍要3000萬元,如果讓米果人拍,那就要花3000萬美元。 如果給馮校寧五千萬…… 他也想知道自己能拍出什么東西,于是高調的宣布參加這個計劃,選擇左公抗法為題材,打算拍一部電影出來, 并且會盡快的提交劇本給評審會。 如果你沒聽說過富大龍主演的這部《紫日》,那馮校寧的《戰爭子午線》《北洋水師》《紅河谷》《黃河絕戀》《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等作品,你總有一部有點印象吧。 如果這些你還是沒聽過,那《舉起手來!》呢。 這樣一個行業內的至尊級人物站出來響應“血與火”計劃,立刻就把這個計劃推向了幾乎所有圈內人的視野。 大家仔細的研究了一下,才發現這個未來之星已經花了至少八億在投資電影上了。 洗金幣? 不可能的,未來之星投資的都不是商業片。 《命運速遞》《告別》《消失在黎明前》《八里溝》《喜喪》《路邊野餐》《解救吾先生》《一個勺子》《心迷宮》《驢得水》《你好,瘋子!》《暴雪將至》《十二公民》《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大象席地而坐》《送我上青云》…… 看看這些項目的名字,覺得哪一部稱得上是商業片? 未來之星也屬于東辰慈善基金的一部分,所以在東辰慈善的官網上有個相關子頁面。 進去之后就能看到這些已經確定投資并立項的項目。 隨便翻翻就知道這個基金的實力和口味。 有不少想拍文藝片的導演,都在加急做劇本,計劃著利用未來之星的錢,去表達一些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機會。 在一次《歸來》劇組接受采訪的時候,張略就感慨的說道:“這是一個對文藝片最好的時代,太多我聽說過沒聽說過的電影,得到了未來之星這個民間組織的資助,甚至都不需要去考慮拍出來的電影能賺多少錢。” 真正的表達,是不需要考慮這些東西的。 電影藝術家根本不管有沒有看,有人看就看,沒人看就算,他們的目的僅限于表達。 然而,在沒有未來之星之前,導演們必須要考慮商業性。 不然拍出來的東西就會是自己最后一步作品。 連張略都羨慕,那還等什么。 錢辰把事情交給了評審會,就是王境是竹席,每個月輪值三位評審員的組織。 即便是因為《繡春刀2》延后,他一時半會沒什么事情了,他也沒時間去一個個的審查項目。 對于這兩部院線,二十部網大,他的要求很簡單。 首先,你肯定不能是來坑我錢的——系統的錢,就是他的錢——你要是敢坑我,我肯定會挖個坑把你給埋了,就是字面的意思。 其次,尊重真實的歷史,別整那些所謂的神劇。 在劇本成型階段就給卡死。 上映的時候還有一道程序。 有人看沒人看無所謂,真實比看的爽更重要。 別扯什么商業價值,既然要拍這個,就干脆徹底放棄商業價值,那二十部網大甚至免費對非會員開放。 最后,必須保證一定的質量,一兩千萬的預算拍一部網大,絕對能讓百十萬就拍出一部《僵尸道人》的郭凡羨慕哭。 郭凡也確實哭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