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當時,歌妓會寫詞,上流社會的閨閣婦女或名媛也有一些作品,但是,這些都是比較偶然的情況,并不是她們生活中要緊的事情。不少詞作,往往寫則寫矣,但事后被銷毀了,這些女性作者并不打算讓自己的作品被別人看到。 女子無才便是德嘛。 而李清照卻不一樣,她把文學創作視為生活中最要緊的事情。 固然她從未有過自己是文學家之類的說法,但她對于自己的文學創作是很積極的,對于自己創作者的身份也有自覺意識。 鍋外影評家們很贊賞的表示,華夏新拍的這部《李清照》,很客觀公正的塑造了這位女性文學家的形象。 其實,錢宸也沒太過多的考慮這個問題。 他是編劇之一。 而在他的那個時代,李清照的形象還是非常有個性的,而不是現在大家所知道的,基本上就是一個深愛并思念著丈夫趙明誠、富有才華又忠貞不渝的女性形象。 所以,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修改了一部分的劇本。 選擇作品,也是選了五百年前確定是李清照的那些作品,在這些作品的基礎去詮釋李清照的人生。 現在的李清照作品集,有很多濫竽充數之作,目的就是為了加強李清照的貞婦形象。 但是錢宸執導的電影,卻沒有這方面的打算。 哪怕他演的趙明誠,而演李清照的是他老婆,那樣的話,拍出來的電影和初衷就背離了。 他也不怕有人噴他“黑”李清照。 正常的價值觀之下,真實的李清照才更有人格魅力。 正如他電影后半段呈現的那樣,經歷了一場再嫁匪人、離異系獄的災難,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詩詞創作的熱情更趨高漲。她從個人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之后,把眼光投到對郭嘉大事的關注上。1133年5月,朝廷派兩名官員出使金朝。李清照滿懷激情作詩為兩人送行。詩中有“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之句,一反以往的婉約風格。 這才是對李清照人生的升華。 普通觀眾看了這部電影,看到的是安茜真美,音樂真好聽。 而專業文化研究人士,看得到的卻是電影的與眾不同之處,從文化和文藝的角度來說,這部電影的絕對是上乘之作。 可惜的是,不管是鍋內的觀眾,還是鍋外的觀眾,他們更多的只關注與安茜的顏值,配樂的優美,除此之外根本看不到其他的東西。 從某種意義上說,錢宸這個導演無疑是失敗的。 只是他的失敗,并不影響《李清照》在全球都有票房收獲。 香江、灣灣首日票房均破百萬。 考慮到這兩個地方的電影市場已經萎縮到了極致,百萬就已經是好成績了。 歐美地區票房成績更好。 主要是音樂做的實在太好了,那邊的人對音樂片很追捧,很多都當成音樂片在看。 就比如99年在倫敦首演的《媽媽咪呀》,迄今為止,全球總票房超過40億美金,超級天團abba樂隊膾炙人口的22首經典金曲貫穿全劇。 97年在百老匯首演的《獅子王》更多,已經有80億美金的票房了。 自從《茜茜的婚禮》音樂會在全球巡演,錢宸在音樂圈子的地位水漲船高,比浪浪那些演奏家都高。 畢竟,一個是創造者,一個是使用者。 這一次,錢宸的這部《李清照》在海外的宣傳口號就是,《茜茜的婚禮》時隔一年,音樂大師錢宸先生為愛人茜茜量身打造的音樂篇章。 這還等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