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孫老太和吳老太一聽,覺著這樣確實不錯,可也沒啥特別的,并不費啥錢,多費一些紅磚瓦片。 支撐房檐的柱子不用說,肯定得是用磚壘。 秦老太接過孫老太遞過來土豆,邊切成小塊邊繼續說:“最費錢的就是屋里,人家南北設計了兩個門。” “把炕設計到北邊,做飯的外屋地挪到炕的后邊,炕和外屋地之間用玻璃窗戶隔開,既不擋光還照樣能通風。” “這樣一來呀,中間那間房就成了吃飯和接待客人的堂屋。” 孫老太和吳老太聽的直楞神,手上忙活的動作都頓住了,一臉稀奇的盯著秦老太。 秦老太掀開鍋蓋準備刷鍋,頭也不抬的繼續講:“房子轉圈都是火墻,冬天只要點上爐子,屋子里指定暖和。” “兩邊的小耳房呢,在外屋地里邊開了個門,放些雜物糧食啥的。 最重要的是,能放個大木桶在里面洗澡,還安了個什么放水的水槽子,洗澡不怕被偷看,倒水還方便。” 孫老太激動的一拍大隊:“哎呦嘿,我聽著感覺還真不錯耶。” “往屋里抱柴火直接從后門進,中間的堂屋就不會煙熏火燎,造得皮兒片,埋了吧汰的啦。” 吳老太也贊同的點點頭,可隨即又想到,三間房與后面的外屋地都是用的玻璃隔開的,心情立馬就不美妙了,確實挺費錢。 要知道,一塊玻璃可是用毛錢計算,而不是用分,房前屋后再加上屋里的,那得多少塊玻璃啊。 要知道,隊里一大部分的人家都還是用的窗戶紙,嘖嘖嘖,果然是個敗家的。 吳老太暗暗決定,回家后得好好敲打敲打大孫子,不許打這個女知青的主意。 人家現在長的好,又能干,還有錢,咋可能找個農村土老帽。 再說了,即使人家愿意和自個孫子處對象,自己也不愿意,這個女知青就是個吃金子的玩意兒,而且還帶著個累贅。 高悅陽要是知道吳老太的心中所想,指定拿出鏡子照照,看看自己臉上是不是寫著傻帽兩字,或者是眼瞎。 這時,孫老太眼神閃了閃,旁敲側擊道:“我可聽說,知青下鄉才給二百多塊錢的安置費,肯定不夠蓋房子,這么說來,高知青家里條件不一般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