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還趁火打劫,在拿破侖戰敗后,奪取了整個太平洋中所有法國島嶼。 自此,太平洋中除了貼近南扶桑洲的少量島嶼之外,其他島嶼要么歸于大周,要么就在大周控制的廣闊領域之下。 直到1870年,西方世界中最強大的英法聯軍對大周在印度洋的勢力發動了進攻,最終大周不得不締結和約。 反對《圣彼得堡和約》的人認為,大周當時完全能繼續打下去。拼陸軍,大周并不怕英法聯軍。 但李長遠不覺得這看法是對的。大周的陸軍只有在大周核地區才能發揮出最大威力。海軍的戰敗意味著作為東方之主的大周的確落后了,如果不趁著普法戰爭結束后的有利環境締結和約,之后的事情就很難講。 從那時候起,30年過去了。李長遠發現,大周依舊沒能恢復以前單靠大周一國就能對付所有西方國家的水平。 美國的崛起速度真的太快了,就那么一個前英國殖民地,現在鋼鐵產量已經是世界第一。 大周的確復興了,但是還沒復興到以往的水平。這讓李長遠只能考慮在歐洲尋求盟友的方法。 地圖上,大周處于一個很奇妙的位置上。雖然大周自成體系,幾乎擁有了整個太平洋。但是向東,有落基山脈阻隔,讓大周沒辦法進入扶桑洲東部廣大地區的貿易體系。 向西,則是英國的殖民地印度阻隔,還有俄國與大周一直在爭奪的中亞地區各個汗國。 英法聯軍的進攻,導致大周向西的貿易線受制于英國。英國艦隊可以在印度洋隨意阻止大周的船隊,讓大周的貿易隨時處于危險之中。 當然了,這樣的事情卻意味著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大周與歐洲的真正死敵只有英國一家。 如果不能整體壓倒歐美,選擇反英的歐洲國家結盟,就是個辦法。 目光在地圖上看著,李長遠覺得俄國很不錯。而且俄國有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血友病。 血友病也是一種“性連鎖遺傳病”。女性作為攜帶者可以將基因傳給后代,但是只有男性才會發病。對于這種影響血液凝固的疾病來說,血友病基因突變可能在維多利亞女王出生時就已經發生。利奧波德(leopold)親王是女王的第八個孩子,他遺傳了這個基因并于30歲時因腦出血去世。維多利亞女王同樣把該基因傳給了二女兒愛麗絲公主,然后愛麗絲又將其傳給自己的女兒,也就是日后的俄國沙皇皇后亞歷山德拉。 亞歷山德拉皇后并不知道自己是血友病基因攜帶者,她于1900年夏季生下了沙皇的長子阿列克謝(alexei)。眾人對于阿列克謝童年的病史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侍從們一定注意到了異常之處:年幼的王子很容易受傷,他在流鼻血的時候幾乎無法控制。盡管阿列克謝的真實病情秘而不宣,但大周有的是渠道。 基督教一直認為疾病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詛咒,在俄國更是如此。 如果能夠讓現在的沙皇了解到,已故的伊麗莎白女王是導致歐洲男性國王們不幸的原因。或許對于推動本就矛盾重重的英俄矛盾更加激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