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周駐朝鮮司令部里面的將官們互相交流著視線,最終還是看向面前的少校參謀陳韶。 少校么,在大周一百二十萬陸軍中沒有一萬,也得有八千。真不算什么了不得的軍階。不過從制度上,少校級別的軍官,用一種通俗的看法,‘也算是個人了’。 既然被當人看,便是將軍們也得聽聽‘人話’。 71軍軍長丁可楨問道:“陳參謀,這個不能小看日軍,要怎么講。” 陳韶果斷答道:“報告,日軍到現在的表現,證明日本對于壬辰倭亂進行過相當認真的研究。至少在維持豐臣秀吉的優勢同時,還在努力避免其劣勢。” “呵呵。”一位少將忍不住冷笑起來。 “劉師長,你覺得哪里好笑?”丁可楨軍長問道。 劉師長趕緊答道:“報告軍長,這位參謀可是戰史系畢業的?” “他……”丁可楨軍長看向宋嵐中將。 宋嵐中將沒想到事情竟然變成這樣,卻覺得陳韶所說的挺符合自己的看法,就替陳韶出頭,答道:“陳參謀是軍校步兵指揮專業。” 劉師長明顯沒有感受到宋嵐司令的心思,他有些不以為然的答道:“那陳參謀對于壬辰倭亂的了解可不少么。” 宋嵐索性直接把話亮明,“既然劉師長這么說,就聽聽陳參謀到底怎么看。” 一時間,將官們各自有著心思。卻不得不暫時看向陳韶。文勇參謀長不想耽誤時間,就直接詢問陳韶,“陳參謀,你把你的看法說出來。挑重點!別啰嗦。” 陳韶著實沒想到自己就這么成了焦點,趕緊按照參謀長所說,把自己對壬辰倭亂的看法講出來。 首先自然是日本動員的軍隊數量很大。1592年3月,豐臣秀吉共調動了軍隊30萬6250人,以15萬8700人之陸軍部隊區分為九個軍團渡海至朝鮮作戰。 其次,日本擁有海軍的局部優勢。日軍一直擁有海上優勢,擁有3000艘船。大明與朝鮮兩軍船只加起來也不過1000。 再次,日本戰斗意志相當高。壬辰倭亂從1592年打到1598年。打了六年之久。其中,日軍兩次大規模派兵,各種戰斗中出名的也得有十次。 當然,其中好幾次是日軍對上朝鮮軍隊的大勝。 最后。日軍的徹底失敗,是露梁海戰后,大明與朝鮮改變了戰役思路,在對馬大破日軍水師。才讓日軍攻勢受到全面壓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