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茶與雷-《萬道長途》
第(1/3)頁
蓬萊的天上,李啟正在和小天師談天說地。
和小天師的交談其實相當愉快。
和沈水碧的自閉不一樣,雖然都是道門中人,但小天師張宗不僅為人大氣爽朗,而且知情識趣,做事有分寸,能夠感覺到他的傲氣,但這傲氣之下,卻依然平易近人。
這種感覺,其實相當奇妙。
你能感覺到他的驕傲,但卻并不覺得他有什么不對的,好像他應該驕傲一樣。
驕傲自滿自大,他做到了一半。
驕傲卻不怠慢,自得卻不滿足,自信卻有分寸,確實,又是一位人杰。
如果說魔王子是陰沉之中偶爾透露出平和與溫柔,類似于班級里那個家里黑道出身,獨來獨往,陰沉冷漠,但偶爾會給小貓喂食的反差的話,那小天師就恰好相反。
小天師就是那種校足球隊隊長,而且家里還是富二代,開朗大方,成績優秀,性格陽光,長相帥氣,道德品質優秀,走到陰濕的教室后排都能讓人感覺到神光刺目的那種。
大道統篩選出來的弟子,真的素質都有保障啊。
李啟都感覺有點自卑了。
而且,小天師還很會泡茶,李啟以前常常拿蓬萊仙茶出來裝唄兒,但現在他才嘗到真正的蓬萊仙茶。
歪日,和祝鳳丹的黃不拉幾的茶葉比,根本不是一個水平的,差的也太多了吧!
祝老師,你——!
算了,不說那些,還是品茶。
李啟這次真正嘗到了蓬萊仙茶,而且是那種頂級靈茗,悉為佳品。
其茶碧綠,形如蠶鉤,挑其筋脈,去其蒂杪,靈泉一沖,色猶玉露,其制作精微,火候之妙,有毫厘千里之差,若非細細鉆研,真不知道味道能差的這么大。
靈泉注入,水面若乳珠,其聲若松濤,茶湯相合,云腳漸開,乳花溝面,少啜則清香芬美,稍益潤滑而味長,不覺甘露頓生于華池。
小天師候湯得鴻漸之妙,可謂當今之絕技,茶湯擺在身前,不聞其香,然則實為坐久不知香在室,開窗時有蝶飛來,安有如是清美。
七碗下咽而兩腋清風頓起,李啟頓時稱贊道:“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真是好茶,小天師的茶藝更是令人贊嘆。”
是真的爽啊,這一頓茶下來,李啟感覺自己心中的魔念都消掉了,道門的‘融洽’‘太極’之意好像都融入了他的體內,將體內沖突的道途都平息了下來。
真是,厲害。
不愧是真正的蓬萊仙茶樹。
李啟平素里,本來就是以道門的法門來平息人巫沖突的,如今這些茶水下去,似乎自帶一些道韻,緩緩運轉,讓人身小天地的諸多氣的行動都更加圓融了。
確實是珍寶啊,不過,李啟自己沖就沒有這種效果,可見,茶藝在其中也有相當的作用,自己是不是要學一學沖茶啊?
李啟這么想著的時候,小天師張宗卻笑著解釋道:“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我道門有水火雷三法,平素做法之時,就有噀水的習慣。”
李啟點頭。
時常都會見到,道士做法時,一手揮著法器,一手搖著符箓,足下步罡踏斗,嘴里念著咒語,到最后法師還會朝法壇上“噴水”。
這個噴水,就是噀水之法,念誦咒語之時配以水,能夠‘明道’。
道門的道祖,在其經文中便有敘述:“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所以水法,在道門之中相當重要。
小天師接著說道:“而火法,則更加重要,自古便有‘圣賢傳藥不傳火,從來火候少人知。莫將大道為兒戲,須共神仙仔細推’。”
李啟點頭,這點他也知道。
實際上,沈水碧就相當擅長火法,因為她擅長煉丹,而煉丹就必須用到火法,她在對付吞天妖主之時,就曾經利用火法,試圖將吞天妖主煉成劫灰。
所謂三昧真火,便是道門的著名真火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六丁神火之類的,從煉丹法在道門的普及程度來看,火法肯定也是重要的法門。
“你看,茶須緩火炙,活水煎,烹茶之術,便需要精研水火二法,暗合水火相濟之道,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合一,水火相機,乃成大器,烹茶如此,修道也是如此啊。”小天師如此說道。
李啟深以為然,點頭說道:“確實如此,而且,其中也能延伸出雷法,巫道有云:地氣上隮,天氣下降,陰陽相摩,天地相蕩,鼓之以雷霆,所以有‘天地解而雷雨作’之說,水火相濟,陰陽相合,雷法也于其中生出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阳县|
莱阳市|
全南县|
昌乐县|
乾安县|
姚安县|
南涧|
平顶山市|
扶风县|
土默特左旗|
枣强县|
柳林县|
六安市|
大宁县|
东宁县|
永泰县|
东丰县|
休宁县|
平果县|
定陶县|
铁力市|
博白县|
蒙城县|
嘉荫县|
开封市|
莫力|
定结县|
遂川县|
乐昌市|
舞钢市|
三明市|
康定县|
滨州市|
佛教|
泸州市|
隆尧县|
宁都县|
伊通|
昌乐县|
永新县|
南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