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師父,莫念了!莫念了!!”
三藏是個死心眼的和尚,愣了一會兒后,趕忙跟上孫悟空的借口,低頭念起了咒語。
這下可苦了孫悟空,鐵箍見肉生根,摘不下,取不掉,陡然收緊直把一顆獼猴桃勒成了細葫蘆。
走個流程而已,你假裝念兩句,我跟著嚎兩嗓子,你好我好大家好,上面人也不會說什么,至于這么認真嗎?
我齊天大圣跟你講,就你這樣的榆木腦袋,成了佛也要被領(lǐng)導穿小鞋!
三藏的確夠死心眼,要么不念,一念就是三遍,等他停下,孫悟空已是口吐白沫,躺在地上打擺子了。
現(xiàn)在的他,渾身上下除了鐵棍和箍,沒有一處是硬的。
叮!
【你的火眼金睛已到賬】
天旋地轉(zhuǎn)的孫悟空耳邊似乎聽到了什么,等他回過神,眼中的世界又是一番新氣象。
原來是這么到賬的!
孫悟空心頭嘀咕,舉頭三尺有神明,不敢發(fā)表自己的牢騷言論,齜牙咧嘴站起身,埋怨起三藏的不是。
“師父,老孫……呸,徒兒誠心拜你,還是奉了佛祖的法旨,不辭千辛萬苦保你去西方拜佛求經(jīng),你怎么上來就念起了咒?”
孫悟空苦著一張毛臉,三分委屈,七分幽怨,還有九十分的悲傷逆流成河,活脫脫一個戲精。
三藏哪經(jīng)歷過這種成熟猴,聞言羞愧交加,支支吾吾說不出話,耳朵根都羞紅了。
有戲,是個老實和尚!
學好不容易,學壞一出溜,孫悟空在天宮深造多年,吃過虧,受過苦,什么場面沒見過。他出淤泥而全染,加上五指山下的五年悟道,熟練掌握業(yè)內(nèi)打法,活脫脫的老油條一根,見三藏這般模樣,當即眼前一亮。
妙啊!
“師父,徒兒在此地等了你五年。”
“五年啊!就為了保護你去西天取經(jīng)!”
“猴生苦短,能有幾個五年,你知道徒兒這五年是怎么過的嗎?”
“沒吃沒喝,餐風飲露,孤苦伶仃,對月望影……”
“但從始至終,徒兒都謹記使命,守候在此地等你現(xiàn)身,結(jié)果,你怎么一上來就把緊箍咒念了三遍呢?”
孫悟空大倒苦水,哭了個稀里嘩啦。
簡單來說,賣慘。
對付老實人,這招實在太管用了,三藏被說得無地自容,理虧之下,許諾從今往后絕不會無緣無故念咒。
有緣有故你也不能啊,官府知道了會治你一個虐待動物的罪名,耽擱了取經(jīng)大家都不好交代。
“行吧,你立字據(jù)。”
“???”
三藏滿頭問號,很多,全貼腦袋上,當場變田螺頭那么多。
孫悟空舔了舔舌頭,懷中摸出紙筆遞在了三藏面前,雖說出家人不打誑語,他也相信老實和尚是個守信之人,但……
只能說經(jīng)歷了太多,全是血淚,早就不是那個天真無邪的傻猴子了。
不管有沒有用,埋伏一手字據(jù),日后多少能占點理。
三藏稀里糊涂寫下字據(jù),還被孫悟空抓住手按了個指印,后者心滿意足,將字據(jù)疊好揣入懷中,扭頭看向旁邊的白馬。
沒記錯的話,這匹馬剛剛尿了他一身。
上面人的話要聽,和尚要哄,他一個也不能得罪,可如果連一匹注定要當魚餌的凡馬都能騎在他頭上拉屎拉尿,這些年的罪不是白遭了嘛!
釣龍之前,先騸了去去腥氣。
五年的牢獄生涯,孫悟空算是活明白了,只要乖乖聽話,領(lǐng)導不在乎他那點小心思,吃拿卡要之類的小毛病,都可以閉一只眼閉一只眼。
比如字據(jù),只要他小子老老實實伺候和尚完成取經(jīng)的任務,為自己謀求一點福利完全是不是問題。
孫悟空在天宮任職弼馬溫,官不大,但他是管馬的,特性大過天,這一眼瞪過去,立馬嚇得白馬四股戰(zhàn)戰(zhàn),稀里嘩啦又澆了一地。
他不知道的是,比起弼馬溫留下的這點權(quán)柄,他最大的特性在地府,再厲害的鬼看到他都得哆嗦。
“悟空,你這是作甚?”
猴子眼神不善,大有一望無鞭的架勢,沒藏著掖著,三藏都看出來了。
“嘿嘿,師父莫慌,徒兒在給白馬看相呢!”
“哦,你還有這種本事?”
“那是自然,師父你有所不知,徒兒在天宮摸爬滾打,從基層干起,一步步爬到齊天大圣的高位,剛上天的時候,曾在御馬監(jiān)做過一段時間的弼馬溫,經(jīng)徒兒之手的天馬沒有十萬也有八萬,最擅長給馬看相。”
孫悟空歪比歪比吹噓自己的奮斗史,也不能叫吹,他慘遭職場霸凌的時候伺候各路上官,的確經(jīng)手了這么多匹天馬。
三藏不疑有他,奇道:“那為師這匹白馬面相如何?”
孫悟空嚴肅臉道:“師父的馬印堂發(fā)黑,恐有血光之災。”
“啊這。”
“師傅莫要著急,死馬而已,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徒兒除了擅長給馬看相,還有一手能掐會算的本事。”
“賢徒,你還有這般本領(lǐng)?!”
“師父,齊天大圣你懂吧,沒點本事當不了。再說了,能掐會算算什么本事,尋常仙人都會幾手,徒兒有多大能耐,日后你自會知曉。”
孫悟空樹了個法力無邊的人設(shè),表示自己不是尋常仙神,等三藏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繼續(xù)道:“如料不差,此去前路有個鷹愁澗,藏有一條小白龍,此龍和師父你有代步之緣,化身龍馬可省去不少腳力。”
三藏點點頭,白撿一個神通廣大的徒弟,還被畫了一張大餅,決定信對方一回。
他是個慈眉善目的好和尚,知道坐騎有性命之憂,心生不忍,讓孫悟空幫忙想想辦法,如何舊的不去,新的也能來。
孫悟空滿口答應,表示自己會盡最大努力,但成與不成終究要看老天爺?shù)囊馑肌?
三藏欣慰點頭,夸他是個好猴,加之悟空這個名字和佛法相合,對其頗為歡喜,另取了個‘行者’的諢名。
一猴、一馬、一高驢前行,深山遇猛虎,猴得新皮膚。
復前行,遇強盜窩,猴精,不忍頭疼放生,得高驢夸贊。
再前行,又遇強盜窩,猴又放生,數(shù)次后感慨上面不做人,含淚擊斃一眾強盜,喜提十遍緊箍咒。
春去秋來那是不可能的,寒來暑往也是沒有的,那個誰出了名的快,急性子,沒人敢讓他等太久,故而一晃七八天,孫悟空便牽馬來到了鷹愁澗。
但見:
詳情請閱讀原著。
“好水,水德星君肯定在這蹲過。”
孫悟空嘀嘀咕咕,懸崖邊駐足探頭,三藏聞得水聲轟鳴,下馬學猴子一起往下看。
孫悟空默不作聲退后半步,假意扶穩(wěn)師父,趁其不備之際,抬腳將馬踹下了懸崖。
釣龍和釣魚一個流程,先打窩,有來才能有往。
唏律律———
三藏聽得馬兒受驚聲,沒來及回頭,眼睜睜看著白馬墜落山澗,驚得目瞪口呆,原地阿巴不知所措。
孫悟空抬手在半空一抓,精準繞開白馬救下行李,他面露懊惱之色:“可恨,若非扶著師父,擔心你肉體凡胎不慎失足,我肯定能把馬兒一并拽回來。”
三藏本想責怪兩句,說什么神通廣大,結(jié)果連一匹馬都護不住,聞言訕訕無語只能作罷。
“師父莫要放在心上,此馬命中當有此劫,即便你不站在崖邊,該掉下去還是會掉下去,錯不在你,是徒兒疏忽大意。”
“啊這……”
三藏既尷尬又無奈,頗有些無地自容,孫悟空見差不多,過猶不及轉(zhuǎn)而道:“我之前說過,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是時候該龍馬登場了。”
說完,和三藏齊齊看向下方。
風吹,略有涼意。
半個時辰后,三藏打了個哆嗦:“徒兒,龍馬何在?”
孫悟空擠擠眼,感覺哪里不對,他讓三藏原地待著,一個翻身跳下懸崖,半晌才躍出水面。
猴臉懵逼.JPG
馬呢?
白龍馬去哪了?
這都能空軍?
孫悟空不信,懸崖邊找到‘鷹愁澗’的石碑,確認自己沒有找錯釣點。
問題來了,如果他沒錯,書上也沒寫錯,是哪里出了問題?
答案顯而易見,是水德星君,先他一步釣走了龍馬。
不能往深了想,只能是這個答案了!
面對三藏追問的視線,孫悟空絲毫不慌,瞎話張口就來:“情況有變,本地龍不講規(guī)矩,沒有徒兒那么老實本分,它不想馱你去取經(jīng),提前越獄跑路了。”
“怎會如此?”
“取經(jīng)不易,勢必歷經(jīng)磨難,非你我這般大毅力者不能成事,類似的變故以后還有很多,你慢慢習慣就好了。”孫悟空熟練道。
三藏無言反駁,雖然哪里不對,但覺得孫悟空的話很對。
“師父你在此地不要走動,那龍沒逃多遠,我去把你的馬追回來。”孫悟空撂下一句話,一個跟頭消失在天邊。
……
南天門。
今天給倒霉女婿看大門的是林天王,上次被歹人陷害,罰了五年俸祿,到現(xiàn)在整張臉都是黑的。
遙遙看到一條猴蹦跶過來,他翻翻白眼將其攔下:“喲,這不是孫大圣嘛,你不在五指山納涼避暑,來天宮作甚?”
言語間陰陽怪氣,盡顯天帝老丈人的本色。
孫悟空不敢得罪,點頭哈腰作揖行禮,而后小聲道:“天王有所不知,五指山那段已經(jīng)過了,我刑期已滿,現(xiàn)在奉命保大夏和尚去西方教求取真經(jīng)。”
“原來如此,小王先行恭賀大圣功德圓滿。”
“不敢不敢,哪有什么大圣,都是吹出來的虛名,您老才是真天王。”
孫悟空嘿嘿一笑,特別憨厚:“早年不懂事,得罪了天王,你大人不記小人過,切莫放在心上。他日真有功德圓滿,那也是借天王今天的吉言,到時擺上酒宴恭迎,望天王賞光莫要推辭。”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林天王很是受用,可一想到被罰的五年俸祿,一張臉又黑了下來。
某些人也就長得像人,尤其是那張嘴,連猴都不如。
孫悟空察言觀色,不愿觸霉頭的他開始了主線話題,按書中所言,三藏和鷹愁澗的白龍馬有坐享騎乘的緣法,現(xiàn)在和尚到了,龍馬沒到,此間是不是出了什么岔子。
比如五百年壓縮至五年,上面人公務繁忙,忘了在鷹愁澗準備一匹龍馬。
如果是的話,趕緊把三藏的一條龍服務安排上,那邊還等著上路呢!
顯然,岔子是不可能有岔子的,大家心里都有數(shù)。
區(qū)別在于,猴子的有數(shù)局限于書本,認為這是九九八十一難中的一個。
林天王是過來人,早年沒少被那個誰折騰,閉眼分析出緣由,這一難和三藏無關(guān),無非是那誰想從猴子身上找點樂子。
挺好的,反正倒霉的不是他。
“天王,你說話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