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槍造出來了還需要子彈,要知道造子彈比造槍困難,槍是完全機械的,用簡單工具就能手工制作。 可是子彈如果手工制作就太麻煩了,做一顆意義不大,大量生單純產靠手工難以完成。彈頭需要鑄造,蛋殼需要沖壓,發射藥和底火還不一樣。 國民黨的兵工廠里有“老銅殼所”,八路軍的兵工廠更是需要戰場上回收來的彈殼才能造子彈。 八路軍的造槍歷史還要從紅軍時期說起。 紅軍時期的“獨一撅”,當年紅軍為了克服缺槍的問題而制造的土制手槍,因為打一發要撅開換子彈,所以取名為“獨一撅”。 這東西工藝簡單,用鑄模可以鑄造,據說有的槍管是用厚鐵皮直接卷出來的,關鍵是這種槍不挑子彈,步槍彈也能直接用,所以很適合敵后游擊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平原的游擊隊缺少武器,就大量制造了“獨一撅”作為武器。 特此聲明,這波小知識純屬三水瞎編亂造,不要好奇,不要......,出了事三水概不負責。 周維漢出了修械所,當即找來李大本事。 “獨立大隊可以返回根據地了,交給你一個新任務。”隨后周維漢細說了一下修械所需要的東西。 “不管是發動貨行在各縣的力量自己去找,還是通過寺內勇,這些東西盡快找到。”周維漢囑咐道。 “是,團長,保證完成任務。”李大本事說道。 修械所成立了,效率還不錯,周維漢決定生意可以搞起來了,當然跟兄弟部隊也不能叫做生意,太難聽,叫互幫互助更合適。 “董江,派人去獨立團和新一團,跟孔捷和李云龍說,就說今天晚上,我這個老戰友要請他們吃飯,好酒好肉招待他們!”周維漢笑著說道。 周維漢準備先從獨立團和新一團拓展生意,先從身邊的熟人下手。 一旁的董江臉色有些古怪,憋了半天,來了一句:“團長,你這是想起什么來了,這可是我頭一次請孔團長和李團長吃飯!” “嘿嘿,有舍必有得,想讓人配合就得先出點血。” “團長,李團長他們要是不來怎么辦?” “不來?那不可能,好酒好肉招待他們還能不來?尤其是李云龍這個家伙,占便宜沒夠的主,保準比誰都快!”周維漢胸有成竹的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