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1月底。 何文勝一行人從洛陽出發,繞道中條山外圍,而后取道長治,最后終于抵達太南。 此行找到的32名人才包括了日軍占領區逃亡過來的各工廠的20名管理人員,12名技術骨干。 在初步了解眾人情況之后,安排了眾人的工作,趙剛一下從繁忙的工作狀態中解脫了出來。 這下好了,張沅蘭總算找到機會,借著工作名義專門把趙剛請到了宣傳科,美曰其名指導工作。 ....... 這一天,閻王山下的一處打谷場之上。 駐扎在閻王山下的一團,新兵團,山上的軍區各直屬隊,各科室、農場的人員全部聚集于此。 再加上聞訊趕來的附近的村民,烏央烏央的,至少得有七八千人。 人群的正前方是原先閱兵搭建的平臺,李大本事專門從武義請來的戲班子正在臺上表演。 好在趙剛提前考慮到觀看人數少不了,特意準備了幾個電喇叭放置在戲臺前。 周維漢與趙剛兩人來晚了,沒有搶到好位置,只能站在打谷場的墻頭上面。 看見場下時不時的響起如雷鳴般的歡呼聲,趙剛笑著說道:“老周,看來這種娛樂性的活動要經常搞一搞,你們看同志們的情緒都高!” “這是不是就像你說的,變相的解決了戰爭的后遺癥!” 周維漢也是笑著點點頭:“是啊,原先的生活太過枯燥,現在這年頭,同志們的壓力也很大,堵不如疏,當初在新一團視察的時候,我就察覺了這個問題!” 兩人正說著,周維漢突然在人群中瞟見一個熟悉的身影。 “老趙,你看那個是不是李云山啊!”周維漢伸手一指。 趙剛伸著個脖子,看向了周維漢所指的方向。 “人太多,看不太清!” “和尚,望遠鏡!” 周維漢接過和尚遞過來的望遠鏡:“嘿,還真是李云山,他旁邊怎么還有一個女的啊?還有說有笑的,啥時候相上的?我咋不知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