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商會會長甚至欣慰的說道:“這就好,這就好,也不枉為父教導你這么多年!” 帶隊營長:“爹,孩兒軍令在身,要即可率部趕往金陵受命,不能陪在您身邊,孩兒實在是......” 商會會長聞言點了點頭,從口袋里掏出來一張手帕,上面是用鮮血抒寫著:倭寇驅盡日,我兒還家時。 “為父在這等你這么多天,終于把你等到了,把這個交給你,我也沒什么遺憾了!” “孩兒謹記教誨,但是鬼子馬上就要進蘇州了,您是不是帶著家人找個地方躲一躲!” “兒啊,一定要記住,個人得失榮辱與國家利益相比,那是微不足道!” “走吧,記住,倭寇驅盡日,我兒還家時。” 商會會長狠下心來:“走!” 在國軍營長的帶領之下,全體國軍將士鄭重的敬了一個軍禮。 ....... 八路軍活動的地區一直在華北,部隊擴編之后,招收的大多是當地的老百姓。 這些新入伍的戰士對于國軍在正面戰場的事跡所知不多,周維漢覺得有必要讓戰士們知道,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自家兄弟在抗擊日寇的戰場上并肩作戰。 而新組建的新兵團中,有不少偽軍都是原先都是國軍出身,話劇的表演無疑是對他們之前身份的一種肯定。 這是周維漢精心準備的宣傳攻勢,不僅可對對內激勵戰士們的作戰信念,同時可以專門針對國軍進行宣傳。 解放戰爭時期,面對我軍的宣傳攻勢,國軍部隊成建制的投降。 只不過,當下的條件與時機都還不成熟罷了。 “老趙,就按照咱們之前說好的,演出要在林縣、長治進行著重的表演,有時候宣傳做到位,比飛機大炮都要厲害!”周維漢笑著說道。 “長治的地區的國軍,除了孫殿英的新五軍沒跟日軍真正較量過,四十軍在LY與日軍第五師團血戰過,四十六師的前身參加過淞滬會戰,金陵保衛戰,肯定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趙剛聽后點了點頭:“沒想到你竟然想到了我前面,咱們不求別的,只求國軍能放下成見,在長治地區和平共處,一致對外,共同抗擊日寇,這就足夠了!” 隨后的幾天,宣傳科組織戲劇班子與話劇團的成員先是到了林縣。 林縣境內,張浩率領的抗日武裝與楊漢的中央軍280團南北對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