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周維漢的估算中,僅是直南地區的眾多地主武裝家中儲存的糧食應該少不了。 “物資正式統計出來之前,三個團已經各自領走了四十萬斤!” “還有,首長,冀魯豫地區雖然大多是平原,物產豐富,可是自從小鬼子來了之后,一下子有三個政權存在,每到糧食產出之時,小鬼子收一批糧食,當地的國民政府的公署收一批,再加上咱們八路軍所領導的抗日政權同樣籌集糧食!” “老百姓們的日子過得并不好,即使這些地主家中也沒有多少存糧!”張法明解釋道。 見到周維漢點頭,張法明繼續說道:“我跟各團的同志了解了一下,每名戰士每天的口糧定量是三斤糧食,現在不算從頑軍俘虜中挑選出來的新兵,主力部隊的人數已經達到了8000多人,這樣算下來每天就是消耗2.4萬斤,一個月下來就是72萬斤!”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再算上新兵以及一同開伙的地方武裝,每個月至少需要120萬斤糧食,繳獲的糧食只夠十個月的!” 周維漢聽到點了點頭,隨后說道:“那你什么意思?” “首長,原先其他主力部隊在的時候,伙食標準并沒有咱們現在這么高,是不是適當的削減一下口糧!”張法明建議道。 “不行!”周維漢第一時間拒絕。 “三斤的口糧看似不少,但是戰士們肚子里沒有油水,再加上平時的訓練量不少,不抗餓!” “不要擔心糧食不夠,等根據地穩固之后,到了產糧的時候不就有一批糧食了嘛,再說,你手上那些法幣、偽幣留著下崽啊,留在手里也是貶值,統統拿去賣買糧食!” 實際上,太南軍區的部隊口糧定為三斤是有講究的。 部隊中,大肚漢有之,吃的少的也有,總體來看口糧是有結余的。 但是還有一大支出,八路軍與當地老百姓,軍民一家親這句話可不是一句空話,平日里不乏從戰士們的口糧里節省出來一部分支援當地生活困難的老百姓的。 “你是咱們部隊的大管家,我看你這段時間干的不錯,當軍需處長,比你更摳唆的同志我也見過,但是啊,別在自己同志身上摳摳索索的,你要想盡一切辦法去開源。” “你好歹管著8000多人呢,有什么事盡管招呼他們,他們還敢不給你這個大管家面子?” “還有,能用的武器裝備盡快挑出來,分發給各團的新兵,這些事你去和幾個團長溝通,別什么事都來找我!”周維漢大手一揮又當起了甩手掌柜的。 張法明一聽,面色一苦,心說這個家可不好當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