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副總參謀長笑瞇瞇的看著眾人:“怎么樣,談好了?” 幾人相視一笑,然后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這個結果也算是皆大歡喜,兩個山頭都照顧到位。 下面軍分區人員基本還是各自的基本盤,即使有空缺那也是其余人員頂上去。 剛才有資格發言的其實不多,無非就是譚林、周維漢、楊詠、肖嘩這四個分局委員,原冀魯豫軍區由于之前在人事變動上不小,大多是了解情況的譚林作為代表發言。 對于譚林,周維漢是無條件相信的,即使心中有些不解,也沒有出言打斷。 “那就好,盡快將討論結果形成匯報材料,然后上報北方局及八路軍總部!” 副總參謀長在這次人事任命上給與了充分自主權,甚至沒有將匯報材料親自過一遍的意思。 “戰爭打的就是后勤,可是現在咱們冀魯豫根據地無論是糧食亦或者武器裝備都沒有形成有效的供應體系,接下來的發展重心應該著重在這兩個方面!” “尤其是糧食問題,人要是吃不飽,什么都干不了,周維漢同志,你們五縱可是吃糧大戶,說說你的想法!”副總參謀長直接點了周維漢的名字。 為了應對災情,每個根據地都開展大生產運動,總體上來說,在戰爭年代田地是夠分的,只是有些荒地需要進行開墾。 當時譚林號召每個指戰員都要參與到開墾荒地之中,平均下來每人開荒兩畝地。 這些土地都是由伙食單位集體經營,平時由少數人專門照看,農忙季節集中突擊耕作,基本上每個連都有一個自己的小農場。 但是這些土地在去年9、10月份種上了冬小麥,要想看見成果需要等到5、6月份才可以,之后繼續在這塊土地上種植玉米。 這一套流程當地老百姓都熟悉,并且田里種的還是從太南根據地弄來的良種,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相比之下,地方和部隊搞得副業倒是見效很快,除了豬羊普遍飼養之外,諸如養油、粉、豆腐、等作坊遍地開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