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章-《華蓋集續編的續編》

    所謂"思想界先驅者"魯迅啟事《新女性》(2)八月號登有"狂飆社(3)廣告",說:"狂飆運動的開始遠在二年之前......去年春天本社同人與思想界先驅者魯迅及少數最進步的青年文學家合辦《莽原》......茲為大規模地進行我們的工作起見于北京出版之《烏合》《未名》《莽原》《弦上》(4)四種出版物外特在上海籌辦《狂飆叢書》及一篇幅較大之刊物"云云。我在北京編輯《莽原》,《烏合叢書》,《未名叢刊》三種出版物,所用稿件,皆系以個人名義送來;對于狂飆運動,向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如何運動,運動什么。今忽混稱"合辦",實出意外;不敢掠美,特此聲明。又,前因有人不明真相,或則假借虛名,加我紙冠,已非一次,業經先有陳源在《現代評論》上,近有長虹在《狂飆》上,疊加嘲罵,而狂飆社一面又錫以第三頂"紙糊的假冠"(5),真是頭少帽多,欺人害己,雖"世故的老人"(6),亦身心之交病矣。只得又來特此聲明:我也不是"思想界先驅者"即英文forerunner之譯名。此等名號,乃是他人暗中所加,別有作用,本人事前并不知情,事后亦未嘗高興。倘見者因此受愚,概與本人無涉。

    注釋:(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十日《莽原》半月刊第二十三期,又同時發表于《語絲》、《北新》、《新女性》等期刊。

    (2)《新女性》月刊,婦女問題研究會編輯,一九二六年一月一日創刊,上海開明書店發行。

    (3)狂飆社高長虹、向培良等所組織的一個文學團體。一九二四年十一月,曾在北京《國風日報》上出過《狂飆》周刊,至十七期停止;一九二六年十月,又在上海光華書局出版;并編印《狂飆叢書》。

    (4)《烏合》《未名》即《烏合叢書》和《未名叢刊》,是魯迅在北京編輯的兩套叢書;《烏合》專收創作,《未名》專收譯本。《弦上》,是狂飆社在北京編印的一種周刊。

    (5)第三頂"紙糊的假冠"指狂飆社廣告所加于魯迅的"思想界先驅者"的稱號。這里說"第三頂",是因為在這以前已有人稱魯迅為"思想界的權威者"和"青年叛徒的領袖"。

    (6)"世故的老人"高長虹在《狂飆》第五期(一九二六年十一月)發表的《1925北京出版界形勢指掌圖》內曾毀謗魯迅為"世故老人";對于魯迅在女師大事件中反對章士釗的斗爭,又加以嘲罵說,在"實際的反抗者(暗指女師大學生)從哭聲中被迫出校后......魯迅遂戴其紙糊的權威者的假冠入于心身交病之狀況矣!"廈門通信(三)小峰兄:二十七日寄出稿子兩篇,(2)想已到。其實這一類東西,本來也可做可不做,但是一則因為這里有幾個少年希望我耍幾下,二則正苦于沒有文章做,所以便寫了幾張,寄上了。本地也有人要我做一點批評廈門的文字,然而至今一句也沒有做,言語不通,又不知各種底細,從何說起。例如這里的報紙上,先前連日鬧著"黃仲訓霸占公地"(3)的筆墨官司,我至今終于不知道黃仲訓何人,曲折怎樣,如果竟來批評,豈不要笑斷真的批評家的肚腸。但別人批評,我是不妨害的。以為我不準別人批評者,誣也;(4)我豈有這么大的權力。不過倘要我做編輯,那么,我以為不行的東西便不登,我委實不大愿意做一個莫名其妙的什么運動的傀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阳县| 枝江市| 大厂| 和静县| 日照市| 马山县| 正宁县| 霍林郭勒市| 涞源县| 临漳县| 互助| 清水河县| 山东省| 佳木斯市| 株洲市| 新龙县| 海林市| 基隆市| 灵璧县| 孟连| 易门县| 沂南县| 靖州| 申扎县| 抚州市| 固原市| 仙居县| 镇巴县| 浮梁县| 孝义市| 吴堡县| 南溪县| 饶阳县| 新宁县| 柞水县| 汽车| 兴国县| 凤冈县| 深州市| 长海县| 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