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炸鍋的不僅有葉柔然,還有一些樂清街的居民。 原因是圣母心發(fā)作。 有些人奉行‘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這一點,認為不管葉柔然從前怎么對傅姿,退一萬步,她也是傅姿的生母,生母得了重病,沒幾天好活了,傅姿為了子女就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也得擔起照料葉柔然的責任,不然就是不孝,是沒良心。 而傅姿不光沒讓葉柔然回小院住,轉(zhuǎn)頭卻把繼母接到小院來,一個是生她養(yǎng)她的親媽,一個是跟她沒有半點血緣關(guān)系的繼母,她對兩個人的態(tài)度卻截然相反本末倒置…… 這部分人心里不得勁,越想越覺得傅姿的教育出了問題,反省他們在她小時候是不是對她灌輸了不正確的三觀,導(dǎo)致她成了白眼狼。 首先上門的,是一個叫王青梅的老人,老人有八十歲了,腿腳不太利索,說是來找傅姿看看腿,但進了小院,一雙眼就直盯著傅姿和戚美玲看。 葉家的院墻已經(jīng)重新修好,屋里也重新裝修做舊過一遍,維持著這小院原本的風格的同時,添置了一些比較方便的東西,五個房間分了一間做臨時病房,給病人針灸的時候可以躺著,外公的書房不變,但書增多了,里頭擺著三四張桌子,這是傅姿交代過的,留給江楠和程青華學(xué)習(xí)的地方。 剩下三個房間,傅宗明夫婦一間,戚美玲一間,傅姿自己一間,剛好住得下,要是傅家別的人來了,只能住酒店。 客廳的擺設(shè)也沒怎么改變,從前是怎么樣的,現(xiàn)在也怎么樣,連窗口那個藤椅的位置都沒挪,但裝修收拾過后,給人的感覺就是比之前要寬敞得多。 傅姿原本在和戚美玲收拾東西,王婆婆來了,她就先出來給王婆婆看診,王婆婆目光不善,傅姿也不在意,看完了診就給她開藥方:“王婆婆,我這診所暫時還沒開始營業(yè),你拿藥方到前邊藥房抓藥,一日三餐煎服,一周后再回來復(fù)診。” 傅姿回京都安排工作的這些天,葉柔然就在樂清街外游蕩,她落魄又可憐,原本大家都覺得她得到這報應(yīng)是活該,但見多了,一些老婦女就想起葉柔然的好了,葉柔然什么都不用說,就贏得了這些人的信任。 葉柔然剛跟父母搬回樂清街時,就跟王婆婆處得最好,這幾天,是王婆婆收留了她,葉柔然在李家習(xí)慣了照顧人,到了王家也把王婆婆照顧得無微不至,于是王婆婆的心就全部倒到她這邊,這不,一聽說傅姿回來,她就巴巴地過來,要替葉柔然討回公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