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斷頭-《冀北怪談》
第(1/3)頁
聽男人這么說,六姑皺著眉頭不吭聲,一副高人態度。可我跟著她轉了這么幾天,已經大致明白了這老婆子的套路。
甭說,這活兒不簡單,錢少了不干。
不過說實在的,這也是我第一次跟著六姑碰到這樣的事兒。之前那些都是頭疼腦熱惡心嘔吐之類的,甭管六姑似真似假的手段有沒有效果,總歸都是那種能自愈的類型,這次完全不同。
“會不會是得撞科了?”老袁頭突然插話道。
在我們農村,所謂的“得撞科”就是撞邪的意思,一般都是撞到了死去的親鄰,也有極少數情況下會撞到游魂。
我聽我曾祖母講過,一些人死后有未了的心愿,鬼魂就經常在家附近或者死去的地方徘徊。房子里面陽氣重,加上有門神的保護,鬼魂進不去,所以人在里面是安全的。
但是一旦出了門,保不準就和死人的鬼魂撞在一起。兩個靈魂同時進入一具身體,會產生不適感乃至讓人胡言亂語,這就是所謂的“得撞科”。
對這種情況,村里人有很多種解決辦法,比如立鋼镚、豎筷子之類。
拿豎筷子這種方法來說,就是嘴里叨咕著死去親人的名字,同時將筷子戳到盛水的碗里。若是正好念到一個名字的時候,筷子直直立在水中,就證明是這個人的鬼魂附身了。找到了根源,邪祟自然而然就會消失。
這到底是什么原理,估計沒人能說得清楚,但是你卻不得不承認它的準確性。
后來我知道,西方也有類似的祛除邪祟的方法。驅魔人在驅魔的過程中,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找到附身的邪魔叫什么名字。一旦邪魔的名字被驅魔人喊出來,它的魔性就會盡數消散。
而在平安時代的日本,大陰陽師安倍晴明對此有過一番解釋:每個人的名字都是一個“咒”,通過這個咒可以達到束縛的目的。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
男人聽到老袁頭的話,輕輕搖搖頭:“周圍這些死去鄰居和親朋好友的名字都試過了,都不是。”
“說不定是個游魂。”老袁頭道,“你媳婦回娘家走的是那條路?”
“就北邊那條。”男人回答,隨后像是想起了什么,“哦,還要從你們村子旁邊的那座橋上經過呢。”
“文家橋?”
這話一出口,六姑和老袁頭全都警覺了起來。我知道他們為什么會這么敏感,因為文家橋鬧鬼的事傳得很兇,如果不是光天化日之下,我們村的人是不會走那條路的。
這事情要從七十年代開始說起,我老爹當時才是個十幾歲的半大小伙子,關于文家橋的事情就是他告訴我的。
那時候雨水豐沛,河渠經常滿滿當當的,不像現在十渠九旱。文家橋作為雨季整個村子向南走的唯一通道,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說。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壤塘县|
合江县|
公主岭市|
万山特区|
云梦县|
普定县|
隆安县|
拉萨市|
榆林市|
方城县|
尉氏县|
滁州市|
基隆市|
荆门市|
班玛县|
安庆市|
和平区|
长宁县|
积石山|
南汇区|
盐边县|
敦化市|
大同市|
牡丹江市|
斗六市|
峡江县|
石林|
洪江市|
汉阴县|
承德县|
揭东县|
台北县|
凤山市|
固原市|
屯昌县|
永胜县|
类乌齐县|
新河县|
上饶市|
内江市|
雅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