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圓丘戍-《崛起烽燧》
第(1/3)頁
去歲的雪水浸潤著泥土,一顆顆青草從泥土中鉆了出來。
蘇策一行人拉著馬車,軟軟的草地讓馬車走的有些費勁,不歷經風雨,還是讓蘇策按時到了戍堡。
戍堡建在一座圓土丘上,邊長十五丈的堡墻方方正正的座落在土丘的最高處。
說是圓丘不如說是一個圓形大平臺。
土坯壘成的戍堡突兀在一片青青草地間,高聳的大乾軍旗隨著春風飄蕩。
上一期戍衛的同袍們已經收拾好了的行裝,文書交接完畢,蘇策也對這座戍堡有了初步的了解。
圓丘戍,因座落在一個高十丈,百丈直徑的圓丘而得名。
這樣的地勢在草原上已經稱得上險要了,巧妙的設計,更讓圓丘和戍堡形成完整的兩層防御。
外層是圓丘,小坡,瞭望塔,圓丘的底邊被挖出來做了戍堡土坯的材料,垂直高三米的小崖,上面是泥土和草為材料做的矮墻,一層又一層,顯然這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應該是戍堡兵自發壘起來的。
矮墻點綴著三座五米高的瞭望塔,正東,正北,正西各一座,瞭望塔本身的五米加上土崖的三米,與草原垂高八米,這已經是國中大城的城墻高度了。
想要上到圓丘的辦法只有南邊的一道小坡。兩座兩丈高的瞭望塔落在小坡上面,木排作門連接這兩座瞭望塔,和矮墻一起構成外層防御。
內層防御是戍堡本身,戍堡四周挖著一圈壕溝,壕溝里面插著削尖的短木,只留著北面堡門處一丈寬的缺口。
一座可以收放的簡易木橋布置戍堡的北方,也就說上了圓丘要想進戍堡,還必須繞一圈路。
在壕溝外和矮墻間是開墾的耕地,耕地順著坡度延伸到矮墻處。
比起南邊坡上的兩丈瞭望塔,戍堡就顯得不那么名副其實了。只有五米高。
進了戍堡,一丈高的平房沿著戍堡墻布置,房頂連接著戍堡墻,作戰時上房頂。這樣的結構很省工。
一米厚的戍堡墻后是兩丈寬的大房頂,讓作戰時的守軍有寬闊的空間活動。
南側十丈長的一排房子照不到陽光,不住人,是一排有著寬闊空間馬廄。
最讓蘇策滿意的是堡內有兩口井,青色的磚石圍成的井口讓蘇策想到了家鄉的水井。
戍堡的四個角是四四方方的箭樓,也是去往房頂的樓梯。
整座戍堡就像一個“回”字,也不知道是當年哪位將作建造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盟|
肇源县|
忻州市|
西贡区|
宜宾县|
双辽市|
广河县|
错那县|
宾川县|
大荔县|
墨脱县|
邵武市|
托克逊县|
泸定县|
固原市|
招远市|
道真|
南靖县|
无棣县|
萨嘎县|
保山市|
杭州市|
沭阳县|
镇安县|
原阳县|
高邑县|
洮南市|
平利县|
元阳县|
汕头市|
东乡族自治县|
青田县|
通榆县|
台山市|
嵩明县|
获嘉县|
滨州市|
永仁县|
克拉玛依市|
青龙|
乐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