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日后,大朝會。 南宮崇德殿內(nèi),文武百官匯聚。 漢帝劉宏一同往日,端坐九尺高臺,俯瞰下方眾卿。 手一揮,身旁張讓當即取出詔書,上前三步,高聲唱喝。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原南中郎將高誠,將兵平定江夏賊亂,鎮(zhèn)壓川蜀蠻禍。今黃巾賊起,獻策于長社,斬波于陽翟,破荊州黃巾于宛。” “功勛卓著,忠心體國,拜安西將軍、都鄉(xiāng)候,以擢其功!” “時值宵小伏起,涼州諸羌,不感大漢恩澤,不畏漢之威嚴。叛于隴西、金城數(shù)郡,實乃大逆不道。” “今朕以大漢安西將軍高誠,總督?jīng)鲋荨㈥P中軍事,使持節(jié)、開府、儀同三司,責以剿平逆賊,還涼州黎民安平!” 高誠立于列中,聽完此詔,也不禁感覺劉宏下了血本。 待張讓讀完詔書,立即出列,行叩拜之禮,高呼:“末將領詔!定不負陛下所托,蕩平宵小逆賊,以茲涼州諸務。” “愛卿不必多禮,朕擢以愛卿督?jīng)鲋荨㈥P中事宜旦有所需,盡可道來!” 高誠想了一下,拱手說道:“請陛下恕末將不敬!末將敢請陛下,以京兆尹蓋勛,為涼州刺史,總督大軍后勤事宜。” 劉宏眉頭一皺,倒不是為高誠請薦蓋勛為涼州刺史苦惱。而是在想這蓋勛是誰,才能如何,能否當擔此等重任。 此時,大漢帝國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解決掉西羌之亂。只要能解決西羌之亂,怎樣都行。不然,這西邊亂的時間長了,必然會顯出大漢帝國的乏力,從而引起諸多邊患。 邊患一起,國內(nèi)亦會有宵小復起... 反而,只要能夠迅速平定羌亂,周邊蠻夷見大漢國勢依舊強盛,只會蟄伏。邊患不起,國內(nèi)縱是八荒蕩起,也不過朝夕可滅。 那些黔首鬧的再厲害,也比不上邊患。 細數(shù)大漢周邊,最弱的烏桓也有數(shù)萬騎兵,很難一口氣剿滅。而黔首們都是步兵,缺甲少衣,同是步兵的大漢軍隊,打他們跟打著玩似的。 “這蓋勛,如何?” “回稟陛下,蓋勛蓋元固,出自敦煌,素來得涼州百姓、羌胡愛戴。有其坐鎮(zhèn)隴縣,可安黎民之心,可使羌逆心散!” 第(1/3)頁